古代女真族人不太注重自己的姓氏,通常以部族的名字命名。
例如,平辽灭宋,建立大金帝国的完颜部以完颜为姓,金太祖的名字叫完颜阿骨打。
[img]687891[/img]
明末在关东与建州女真争雄的海西女真叶赫部族也大多姓叶赫。
但是建州女真的很爱新觉罗姓氏,既不见诸《金史》,也不见诸《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描述了满洲氏族,包括金地名、旧姓、新兴大族、以地为氏、以部为氏或以名为氏,但没有记载爱新觉罗氏,这让后人感到惊讶。
满族姓氏中没有爱新觉罗氏,这意味着爱新觉罗不是满族,清朝皇帝无法忍受。
《清朝通志》说:“中国肇兴东土,受姓自天。”意思是爱新觉罗的姓是上帝授予的。
看,这是怎么说的?
原来《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天女佛库伦在长白山附近的湖里洗澡,误吞了神鸦所称的果子。怀孕后,她不能升天,只能留在地上。不久,他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很漂亮,落地时会说话。佛库伦对他说:“你以爱新觉罗为名,叫库布里雍顺。”这个孩子是清朝奠基人努尔哈赤的祖先。
[img]687892' />
蒋良琪的《东华记》也记得三个天女在布勒瑚池里洗澡,鹊衔朱果飞来,把朱果放在三个女儿佛库仑的衣服上。佛库仑贪婪,吞下朱果,怀孕生下一个男人。当一个男孩长大后,佛库仑告诉他:“你生来就是用来平定乱国的。你以爱新觉罗为姓,布库里雍顺为名。”
然而,神话终究是神话。
理想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一个可靠的说法。
明清鼎革时期,明东林三君之一邹元标曾说:“奴酋(努尔哈赤),阿骨达(金太祖)的苗族也是。”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是金太祖阿骨打的后裔,于是明朝派人挖掘房山金代陵墓的地脉,打破“王气”。
骄傲的乾隆皇帝也说:“金源就是满洲。”“我朝得姓爱新觉罗氏,国语叫金爱新,可以作为金源同脉的证据。盖我朝在大金的时候,不是完颜氏的服属,而是颜氏今天背着我朝的臣仆。”然而,大金国完颜氏的姓氏分支已经繁衍了很长时间。如果爱新觉罗氏真的是他的后代,为什么要抛弃繁荣之后的颜氏,建立另一个姓氏呢?不,不。
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的七世孙、第九世礼王昭莲在《啸亭续录》中另辟新说:两汉以下,只要宋最长,虽然多次发生变化,他的事业依然存在。即使亡国后,后裔也没有遭受酷毒。野史说元顺帝是天水苗裔,事情虽暧昧不清,但必有来头。今天满洲正黄旗人两江总督董鄂铁保编辑《八旗通志》考了自己的宗谱,却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宋英宗越王的后裔。后来,金人迁居董鄂,以地为氏。几百年后,仍有巍然兴者,何盛德之至。
[img]687893' />
根据赵翼在《二十二史札记》中《周、隋、唐都出武川》的结论,爱新觉罗对赵宋后嗣来说并不少见。
著名满学专家金启先生非常同意昭莲的说法。
金启林先生说,如昭莲所记,东鄂部紧邻满洲,其主城东鄂城非常靠近清都赫图阿拉。如果金人迁赵宋继承东鄂,必然会涉及后来的满洲部。此外,宋徽宗和钦宗被俘的中心是五国城,这是清代满洲部兴起的三个姓氏地区。宋徽宗可能是爱新觉罗的远祖。
金启也从满语发音分析:满洲人第一次读汉字时,往往发不出正确的声音,比如“道路”的“道路”,读成“多罗”(切音);被称为桃李的“桃”被读为“托罗”。如果按照这个规律推,“赵姓”的“赵”其实可以发音为“觉罗”。“觉罗”是满洲人读“赵”字的错误声音。
金启先生的结论是:“觉罗氏与赵宋之间的关系是由满族传说、汉族传说、言语证实、调查和考实引起的。有千丝万缕的可寻之处,非同寻常的传说,更不用说民族刻板印象的诽谤了。”
但更不用说,宋人确庵和耐庵编撰的《靖康谷史记》是记录宋徽宗被俘前后生育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书记宋徽宗被俘时,有143名妃嫔和女官,多达504名无名宫女。这些妃嫔分几批被押运到金国。除了中途死亡和被金人占领外,宋徽宗身边还有相当一部分。宋徽宗在与这些妃嫔宫女生活期间,“又生六子八女”,“别有五个孩子,有六年春生,非昏德胤”。也就是说,宋徽宗被俘后,与这些女性共生了19个孩子,其中“六子八女”是宋徽宗的骨血,而“五个独生子女(大部分被毁)”是金人的种子。
[img]687894' />
@ 《黑龙江志稿·氏族》也断言:“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
从这个角度来看,爱新觉罗氏的远祖,无论是金太祖还是宋徽宗,都属于龙枝凤脉,血缘高贵。
爱新觉罗氏是完颜氏的后代吗?爱新觉罗:宋徽、钦二宗是我们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