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带领农民军进入明朝的心脏——北京。崇祯皇帝无奈之下,杀了妻子,伤了女儿,匿儿子,最后在煤山歪脖子的槐树下上吊自杀。他今年才35岁。
虽然明朝已经结束,但明朝的统治阶级并不愿意失败。他们仍然占据了江南的一半,试图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并等待机会北上,收复北京,为他们的祖先复仇。为了有一个合法的正统,他们必须建立一个合法的皇帝作为旗帜,最终选择福王朱由松,即南明洪光皇帝。
[img]686823[/img]
一、拥立之争
当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传到江南时,留在南京的朝廷成员们惊慌失措。他们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皇帝来稳定人们的心,清理当前的情况。
当时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都下落不明,只好在藩王中选择。从当时尚存在的藩王中可以看出,福王朱由松占主导地位。首先,他的一代和崇祯皇帝一样。他是堂兄。第二,他当时在江苏淮安,靠近南京。中国皇位的继承原则之一是兄弟和兄弟。虽然福王比崇祯皇帝大,但他的同龄人毕竟是明朝皇帝的孙子。
以历史和法律为代表的东林党或政治上倾向于东林党的大臣坚决反对拥有幸福之王,因为他有七个不可抗拒的原因:贪婪、淫秽、酗酒、不孝、虐待、不学习和干预。由于朝中和朝外,东林党势力较大,许多朝臣不得不附议,同意拥立鹿王朱常。老六王是明神宗的兄弟,第二代六王是明神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叔父,而福王朱由琏是崇祯皇帝的兄弟。眼睛清晰的人一眼就能知道,拥有一个幸福的国王是最合适的。
[img]686824' />
那么,为什么史可法派要尽力支持鹿王,排斥福王呢?就像他们说的,是鹿王比福王贤德吗?
显然不是。
他们拒绝福王的原因不是上面列出的“七不能立”,而是福王的祖母和明神宗郑贵妃。郑贵妃是明神宗最喜欢的妃子。她一直鼓励明神宗立自己的儿子朱常勋为王子,明神宗一直希望朱常勋成为自己的接班人。然而,朝鲜大臣一致主张,皇帝的长子朱常洛是储君。按照“有合法立法,无合法立法立法”的原则,朱常洛是皇太子的最佳候选人。
这场储位之争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朱常洛为王子的尘埃落定。然而,福王朱常迅仍然留在首都,拒绝成为附庸,朱常洛的王子地位仍然不稳定。
[img]686825[/img]
明末发生的“妖书”、“竖击”、“移宫”等轰动一时的大案,都与郑贵妃有关,有迹象表明,郑贵妃本人是他背后的使者。在这一切重大案件中,明朝东林党人毫不犹豫地站在王朝的正统一边,即朱常洛,违背了郑贵妃和福王朱常勋的利益,深深冒犯了他们。如果朱由松现在继位,以后没人能保证他不翻旧账,为奶奶和父亲报仇,进而打击报复,东林党人政治上难免会失势。这是东林党人不想看到的。
支持鹿王不会有这样的后果。鹿王朱昌是明神宗的侄子。他没有资格继承王位。现在东林党人将支持他登基。他会感谢东林党人,然后加入官员,进入爵位,并在政治上特别照顾他。
[img]686826' />
二、六王其人
鹿王朱昌琪是老鹿王朱义柳的第三个儿子。因为他的大哥和二哥死得很早,他在11岁时攻击了王位。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农民军逼近河南省卫辉封地,弃城逃跑。
事实上,六王朱常娟只是一个花花公子,这比福王朱从琏强不了多少。史书上说,他“指甲可以长六七英寸,用竹管保护”(三垣笔记)。也就是说,他的指甲很长,害怕折断,所以他用竹筒保护它。他还说他喜欢喝酒和唱歌。他整晚都在吃喝玩乐。他不太喜欢阅读和古董。他是一个富有的孩子,没有野心。
红光元年5月,红光朝廷灭亡。6月8日,皇太后命令鹿王在杭州监督国家。然而,鹿王担心自己会成为清军进攻的对象。一方面,他不愿意承担重大责任。另一方面,他派叛徒陈洪凡到清军讨论和平,要求清军以割让江南四县为代价返回现有地位。
[img]686827' />
(昆剧《桃花扇》揭示了南明政治腐败和衰落的原因)
黄道周等人强烈劝诫鹿王整顿兵马迎敌,承担起保家卫国的重担,并建议他立即登基为皇帝,使全国各地都有所展望。然而,鹿王并不这么认为。
6月11日,清军接近杭州。马士英和其他人看到了这一点,因为他们害怕跑得太晚,被清军抓住并迅速逃跑。陈洪凡进城劝说鹿王投降。贪婪的鹿王当场接受了。然而,城市中的许多大臣和军民不愿投降。总兵方国安和侄子方元科率领军队出城与清军作战。
[img]686828' />
就在这时,害怕得罪清军的鹿王甚至下令“以酒食从城里出兵”(《南忠记》)。明朝士兵正在与清军作战,他们的监国甚至把酒菜从城里送给清军取悦。明朝士兵看到这一点非常愤慨和失望,所以他们撤退到其他地方,不再为鹿王努力工作。
这样的人,从他身上,我们在哪里能看到东林党人所说的贤德?
三天后,也就是6月14日,清军轻松占领杭州城,仅作为明朝监国六天的鹿王投降,后来被送往北京软禁。第二年(1646)4月,他、朱等九王被清朝命名为“不忠”,享年40岁。
[img]686829[/img]
(史可法殉城)
提示:如果您喜欢本文,请转发并发表评论;如果您不喜欢,请留下批评并分享您的意见。
朱常贪生怕死 为什么东林党还称其[贤德]为南明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