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关闭锁国的政策是利大弊大吗?

闭关锁国政策,又称洋禁、海禁,是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义。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使中国的整体国力和发展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已实施海禁400多年。明朝在明成祖至明宣宗的郑和下西洋(1405-1433)实施海禁,是明朝锁国的象征。1723年(雍正元年),雍正帝禁止天主教,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限制贸易,被视为锁定国家的开始。到1757年(乾隆22年),乾隆皇帝的圣旨从首都传播到沿海省份,命令除广州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西方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贸易”政策。

[img]687161[/img]

清朝实施“闭关自卫”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销售其商品(尤其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在他的文章中接受了这一观点。后来,这一观点在20世纪50年代被纳入当时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并被写入教科书中,形成了“明清时期闭关锁国”的观点。学者指出,从“海禁”开始、从“一口通商”等限制性政策三个方面来看,即使是明清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锁国”。从相关政策实施中的实际微观行为和宏观效果来看,也不是。此外,明清时期,明朝虽然从明初到隆庆开关几乎完全禁止,但在16世纪中期隆庆开关时,漳州月港一个港口仍然开放。明代禁海期约占75%,开海期约占25%。鸦片战争前的清代,禁海期约占15%,开海期约占85%。

[img]687162' />

闭关锁国政策既有利弊:

积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和海盗行为。它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负面影响:该政策的长期实施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对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吸收,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使中国与世界脱轨,慢慢落后于世界。在文化、经济、科学上不能与世界接轨,各种先进的技术思想难以发展,整体呈现帝国黄昏现象。这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阻碍本国经济发展,完全丧失对外贸易主动权。阻碍与国外的科技文化交流,甚至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国际冲突。影响社会科技的发展。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img]687163' />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是闭关锁国之前的世界强国。明朝鼎盛时期,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50%,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首先表达我的观点,我觉得如果清朝没有闭关,积极关注世界形式,工业革命,中国将成为帝国主义分裂世界,中国的财政资源可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殖民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也将获得利益,日本可能成为中国的小追随者,美国、苏联、中国三个超级国家,现在中国人口3.4亿,社会保障超过美国,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也会很高。


关闭锁国的政策是利大弊大吗?关闭锁国的政策是利大弊大吗?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