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灭亡根本没有意外,甚至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公元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刚发出第一声枪响,就摧毁了在中国土地上站了近300年的王朝。当时各省响应维新号召。公元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匆匆退位,统治了中国近三个世纪的清朝。
清朝“突如其来”的灭亡让许多清朝忠臣感到心碎。比如写《清史稿》的赵,在奉天坚持了两个月才不得不降下龙旗。在编《清史稿》的时候,他也尽力整理清朝的各种英雄事迹,可以说是字字杀心!
[img]685530' />
封疆大官参加革命
程德全是清朝所有封疆官员中第一个响应革命的人。从清朝的角度来看,程德全是第一个背叛清朝的叛徒。公元1911年11月4日,上海宣布独立。当天,这个消息传到了苏州江苏巡抚程德全。虽然这是革命军炒作的最热门时期,但他没想到革命军会这么快来到他面前。
[img]685531' />
程德全是清朝的重要大臣。他从小接触到的一切都与这些维新改革背道而驰,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程德全不关心晚清时期的维新改革。他能应付的就是应付。当时,程德全以混乱的态度治理江苏。在了解了上海革命后,程德全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主动革命最好能赢得“第一功”
[img]685532[/img]
于是,公元1911年11月5日,程德全在江苏巡抚大厦宣布,江苏独立消息。当时程德全手下的人晕倒了,于是有人问程德全:“什么是革命?程德全从未接触过这些,他知道革命的真正意义是否很好,但尽管他不知道革命的意义,但他仍然可以得到一些分数。程德全拿起拐杖,敲了敲下府门的屋檐。几块房瓦掉了下来,在地上摔了一跤。程德全指着那些破碎的房瓦说:“这就是革命”。
[img]685533' />
程德全的会议不是他胆小,而是一个害怕死亡的懦夫。程德全曾经敢于闯入敌人的营地,敢于面对俄罗斯明亮的刺刀愤怒地谴责敌人和侵略者。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是那种贪婪和害怕死亡的人呢?即使是这个为清朝出生而死的铁人,也可以看到清朝没有希望。
[img]685534[/img]
八旗的反叛
爱新觉罗。尹琦的第五代孙子,爱新觉罗。载穆是镇江的副都统。他管理着镇江的1800名骑兵。当时,大约有7000名旗兵和他的家人。
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镇江时,载穆有一种做大事的冲动。载穆从头到尾都没有考虑过。如果他失败了,会发生什么?当时他让旗军把大炮拉下城头,准备随时开战。
[img]685535' />
但就在这时,载穆手下的八旗军拒绝了。他们觉得革命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我们为什么要用螳螂的手臂当车?他们甚至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做的是体面的投降,保持头脑。载穆无法拒绝。他不知道如何拒绝。没有人想死,也没有人想用自己的名字填补无底洞。这很正常。载穆没有拒绝旗军的想法,也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放弃抵抗。载穆与镇江商会进行了交易,交换了7000旗军家庭的安全,于是载穆放弃了挣扎。
11月9日,载穆在家中上吊自杀。外面是正在进城的新军和正在庆祝逃亡的旗军。八旗一直是清朝生存的根源。没有八旗,清朝只剩下一条死亡之路。
[img]685536' />
电影《辛亥革命》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龙裕太后抱着年轻的皇帝向满族大臣索要军费,但没有人发出声音。明末崇祯的情节和大臣索要军费的情节完全一样。清朝像明朝一样不忘是不合理的。通常,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伪装成忠诚的大臣。在关键时刻,没有人能依靠他们。奇怪的是,这样的清朝不会死。
为什么清朝的灭亡是理所当然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清朝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