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7月3日,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兵17万人渡过多瑙河,进入奥地利卡尔大公的伏击圈。经过两天的剧烈反复杀戮,奥地利人数较少的一方(只有12万人)无法歼灭法军,被迫撤军。虽然双方的损失差不多,但由于奥地利的和平,这场战斗成为拿破仑最后一次绝对胜利。
[img]686316' />
备战
瓦格拉姆战役(Battle of Wagram) 1809年7月5日至6日,拿破仑一世在奥法战争期间(Napoleon
Bonaparte)法军和卡尔大公(Archduke Charles)奥军在瓦格拉姆(奥地利维也纳东北16公里处的村庄)进行了决战。
自从阿斯佩恩·埃斯林在多瑙河北岸的一个小村庄被奥军击败后,拿破仑一直渴望“再来一次”——
这从他对河中央洛鲍岛的态度可以看出。虽然他和他的服务员开玩笑说这是一个“悲惨的岛”,但他几乎在退出多瑙河南岸的同时又开始经营这个岛。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洛鲍岛是法国军队聚集和进步的“跳板”;在下一场战斗中,它的地位不会改变。
[img]686317' />
拿破仑很清楚,他在地理上最大的优势是他仍然控制着洛鲍岛。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 奥地利人本可以用战胜的力量消除位于多瑙河急流中的突出部队法国军队,但他们犹豫不决,没有这样做。因此,这给了失败的法国军队一个“站稳脚跟”的机会,也给了他们时间“舔伤口”。
法国皇帝期待着第二次渡河的到来,他明白这次必须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法国工兵的新一轮浮桥建设始于6月1日(仅仅一天前,拿破仑最勇敢的部门将军——
拉纳元帅在阿斯佩恩·埃斯林一役中受重伤,死亡),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工人们的成就远远超过上次——
到6月21日,他们共建了三座主桥和八座辅桥,使法国军队再次渡河成为可能。同时,在最后一场战斗中,法国军队采取了各种手段来保护渡桥:工人们在主桥上游建造了800米长的双木栅,有效地阻止了驳船;法国军队成立了带有轻炮的巡逻队,专门巡逻河流,以防止任何敌对行为。
然而,如果奥林匹克军队真的想采取任何破坏行动,法国军队的这些反应是否有效,他们必须打上一个问号。事实上,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洛鲍岛一直在北岸奥林匹克炮火的有效范围内,但奇怪的是,奥林匹克指挥官卡尔大公从未下达过炮击江心岛的命令。他所做的只是在离北岸几公里的地方安排一支小部队,密切监视法国军队的趋势。
[img]686318[/img]
瓦格拉姆战役发生在哪里? 瓦格拉姆战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