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祖朱迪曾兴兵8万元攻打安南(今越南),并将其作为明朝的一个省,并设立官员统治。然而,安南并没有屈服于明朝的统治。反对明朝的战争时有发生。成祖多次派兵镇压。
成祖死后,安南的局势更加不稳定,明朝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明仁宗时期,朝廷改变了成祖盲目消灭镇压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抚养。
[img]686258[/img]
明宣宗主张镇压和使用政策。事实上,宣宗想在安南休息。宣德第一年(公元1426年)4月,宣宗和内阁夹克说,他“反复思考,只想像洪武中、永乐初一样,让(安南)成为一个国家,奉常贡献,全民命,休息”,这个想法是改变直接通知安南的做法,恢复安南作为附属国家的地位。
在内阁学士中,二杨(杨士奇、杨荣)持同意和支持的态度,而其他两人则持反对的态度,担心“如果你努力工作20年,一旦你放弃,你就不会失去你的声望,愿意更多地思考”。因此,宣宗的想法并没有立即实施。事实上,宣宗正在等待军事胜利,然后招募和谈判,以便体面地从安南撤军。
在宣德的两年里,明军击败了黎利,斩首了1万多人。9月,黎利疏远了朝廷,声称找到了陈的后代(以成祖起兵的名义为原国王陈报仇复国),并要求罢工,并将陈的后代作为国王登记。宣宗故意同意,但英国公张辅和其他人认为,如果明廷没有合适的借口,世界就会认为朝廷很弱。
宣宗召见二杨寻求对策。他们同意宣宗的想法,认为这是对人民的同情,而不是软弱。在杨士奇和其他人的支持下,宣宗欣然同意,并派特使恢复陈的政权,宣布撤军。然而,黎利说陈的后裔已经死了,并要求朝廷自己建立。宣宗无视,派人继续寻找陈的后裔。
[img]686259' />
宣德三年后,黎利再次贡献,要求密封,宣宗仍然忽略了。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黎利再次要求密封。考虑到陈的后代找不到,黎利同意了他的要求,黎利是国王。
这样,安南再次独立,脱离了明朝的直接统治,但它仍然是明朝的附属国。从那时起,到明末,明朝和安南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放弃安南不仅消除了多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而且为明朝节省了大量开支,消除了沉重的负担。
从明宣宗的角度来看,很难说他放弃安南是错误的。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安南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让安南独立,让全世界都休息是不对的。
然而,史多后来证明,宣德“放弃脚趾”的负面影响是长期和致命的。这一事件严重打击了明朝在西洋地区的国际声誉,动摇了明朝的宗主地位。失去安南意味着失去西洋,这可能是朱瞻基没有预料到的。
安南历史上最后一次是怎么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