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朝代,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然而,任何皇帝都有一种共同的心脏病,那就是害怕被取代。这是皇帝最需要考虑的事情。他的权力不能给别人。他必须尽一切努力保护他。因此,皇帝最害怕的是以推翻皇权为目的的一切活动,如谋反、造反等。
[img]683460' />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防止它处于萌芽状态。只要有叛乱的迹象,就先开始。然而,如何判断叛乱?叛乱最重要的是依靠暴力手段。简言之,有人,尤其是军队。@ 控制武器已成为历代的重点工作。
[img]683461[/img]
然而,武器有很多种,一些必须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这很难定义,但在几乎所有的封建王朝,只有盔甲是最不能容忍的。在许多朝代,即使有大量的剑,朝廷也漠不关心,但只要盔甲出现,它们通常就会被视为叛乱。
例如,周亚夫的父亲周勃平定了诸吕。他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对汉朝有了再造之恩。当周亚夫老得掉牙时,皇帝无论如何都忍不住发脾气。但当他偷偷拿起500个盾牌,准备死后陪葬时,他被谋反论罪,巨大的英雄沦落到绝食自杀的尽头。
[img]683462' />
在民风彪悍的唐代,私人拥有刀剑是为了正当防卫,没有问题。但唐律还规定:私藏铠甲达三领,绞;私藏弩机达五张,绞;枪刀达十,绞。要知道后面的枪刀杀伤力很大,但是生产成本极高。有人计算养一个全副武装的陌刀手,相当于十个刺史的年奉。养这么多陌刀手真的不容易,三件盔甲可以定为谋反。
经过两年的调查,武则天发现王子李贤谋反。犯罪证据是他在马房里找到了数百件盔甲。虽然高宗通常纵容李贤,并希望在事件发生后原谅他,但李贤最终被废除为普通人。
[img]683463[/img]
明朝可能是武器管理最宽松的时代。在《大明律》中,《私卖军器》和《私藏应禁军器》规定,现役军器不得私藏。弓、箭、刀、枪、弩、鱼叉、和叉等“民间应有”不在禁令范围内。然而,人和马的盔甲和盾牌与火筒和火炮属于同一水平,属于违禁品。
到了清朝,火器开始逐渐成为战场上的主流武器,但对盔甲的控制仍然非常严格。顺治三年后,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圣旨甚至允许人们拥有鸟枪,但仍不允许隐藏盔甲:
甲兵部:过去因为民间有炮甲、弓箭、刀枪、马,被禁止作为贼资,伤害小民。最近听说人没有武器,不能御侮,贼反得利,良民被毒害。今思炮和盔甲原本不适合民间使用,但仍然严格禁止。第三眼枪、鸟枪、弓箭刀、枪马等。,听民间保留,不得禁止。-清代祖先实录
[img]683464[/img]
那么,看似更危险的攻击性武器是允许人们和大臣私有的,为什么盔甲不能呢?
这是在古代,虽然致命的武器很强大,但如果你不穿盔甲,战斗损失率很高。只有在穿上盔甲后,士兵的战斗力才会呈现出几何增长的趋势。没有盔甲的士兵通常是分散的士兵,即使他们没有被击中,也很容易失去战斗力。
[img]683465' />
考虑到这一点,统治者当然选择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控制盔甲。然而,除了宋朝,宋朝对武器的控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宋徽宗时,几乎禁止开山刀和柴刀。以这种观念约束人民,宋人重文轻武的氛围会越来越强烈,总会被北方游牧民族欺负。
武器允许人民和大臣私有 为什么盔甲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