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德军大规模入侵苏联,英国和苏联立即成为盟友。两国都认为,从波斯湾到苏联的跨伊朗铁路是一条重要的运输和供应路线。1941年6月,英国和苏联因拒绝驱逐德国人而入侵伊朗,逮捕了礼萨汗并流放了他。两国控制了伊朗的通信和铁路。1942年,英苏盟友美国派遣武装部队到伊朗协助维持铁路运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三个国家完全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资源,并开辟了自己的供应路线。礼萨汗的政权突然崩溃,残余的政府权力也受到三国的限制。礼萨汗的儿子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在三国同意下继任。
1942年1月,这些国家与伊朗签署了尊重伊朗主权的协议,并承诺在战后六个月内撤军。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上,美国重申将遵守协议。1945年,苏联拒绝撤离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和西阿塞拜疆的时间表,苏联支持当地繁殖的自治运动。与此同时,共产党派伊朗人民党在议会上具有代表性,影响力强,并逐渐成为一场好战。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派遣军队到伊朗人民党活跃的北部省份,试图恢复秩序。德黑兰伊朗人民党总部和伊斯法罕支部分别被占领和铲除。到1945年深秋,由于苏联军队阻止伊朗军队进入北方省份,北方省份仍然受到人民党和苏联的控制。
苏联于1946年5月撤军,但紧张局势持续了多个月,这是美国阵营和苏联阵营之间的冷战。
[img]682962' />
从那时起,伊朗的政治形势变得更加开明,政党也得到了发展。1944年的议会选举是20多年来第一次真正具有竞争力的选举。外国影响力已成为各政党的一个敏感问题。英国政府附属的英国和伊朗石油公司继续在伊朗生产和营销石油。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伊朗人开始提倡国家石油工业的国有化,这在1946年后变得越来越流行。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正式就任伊朗沙阿,他的妻子法拉赫·巴列维。
1941年9月16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继承了他父亲的王位。他希望遵循他父亲的改革政策。然而,他很快与成熟的穆罕默德·摩萨台展开了一场政治纠纷,遵循民族主义。
尽管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宣誓将权力下放给议会政府,但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干预了政府事务。他致力于恢复军队,以确保军队作为君主的主要力量被皇室控制。1949年,亲苏政党伊朗人民党暗杀沙阿未遂,导致伊朗人民党被取缔,沙阿立宪权一度上升。
1951年,伊朗议会以79票支持和12票反对任命穆罕默德·摩萨台为总理。摩萨台立即实施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则反对西方实施的石油禁运会严重影响伊朗经济。沙阿一度流亡海外,1953年8月英美策划的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摩萨台被亲苏部队逮捕,沙阿才能回国复职。
[img]682963' />
在冷战和混乱的地区形势下,沙阿拉伯将自己打造成西方不可或缺的盟友。他在中国进行了改革。1963年的白色革命包括土地改革、妇女获得投票权和消除文盲。主要的基础设施计划也得到了实施,中产阶级的出现使伊朗在20年内成为中东不可忽视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然而,沙阿的改革措施和特殊行动让宗教领导人担心他们原来的传统权力会丧失,知识分子也在寻求民主改革。宪法明确限制了王权,并建立了代议政府,因此反对者批评沙阿违反宪法。
沙阿认为自己是古伊朗皇帝的后裔。他于1971年举行了波斯帝国成立2500周年庆典,并于1976年改为皇历。皇历从25世纪前波斯帝国成立开始计算。这些措施被认为是去伊斯兰化,导致更多的教师反对。
1979年1月16日,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法拉赫·巴列维离开伊朗。
包括伊朗人民党党员在内的沙阿政府利用秘密警察组织萨瓦克镇压反对派。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沙阿利用石油收入实施了更大胆的改革措施,以实现白色革命。他的社会经济改革激怒了牧师阶层。包括霍梅尼在内的宗教领袖将这些不满与伊斯兰教旨结合起来,呼吁推翻沙阿,恢复伊斯兰传统,称之为伊斯兰革命。沙阿政府从1978年到1979年爆发的大规模起义倒台。革命解散了萨瓦克,取而代之的是萨瓦马。沙阿逃离伊朗,在埃及、墨西哥、美国和巴拿马寻求治疗,最终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的身份与家人定居埃及。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去世后,他的儿子礼萨·巴列维在不在场的情况下加冕为王。当时,礼萨·巴列维和他的妻子和三个女儿住在马里兰州的波托马克(Potomac)。1921年,卡扎尔王朝波斯哥萨克旅行(Cossack
Brigade)利用哥萨克旅支持卡扎尔政府的政变。通过镇压叛乱和维持秩序,利萨汗将自己塑造成国家最强大的人物。1925年举行的一次会议废除了卡扎尔王朝的最后一位统治者艾哈迈德沙·卡扎尔,并任命利萨汗为新的沙阿。
[img]682964[/img]
李萨汗雄心勃勃地计划在伊朗实施现代化,包括大规模发展产业、实施主要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跨国铁路体系、建立公立学校机制、改革司法机构和改善医疗卫生。他认为,由知识分子领导的强大和集中的政府可以实施这些计划。
李萨汗派了100多人到欧洲学习,包括他的儿子。1925年至1941年16年,李萨汗的发展计划使国家城市化,公共教育进展理想,出现了专业的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礼萨汗的高度世俗政策引起了一些团体的不满,尤其是反对改革的教师。1935年,礼萨汗颁布了一项法律,要求外国使节在官方通讯中使用“伊朗”一词。波斯是西方人的术语,波斯人是伊朗人。这项法律遭到了一些学者的反对。1959年,继任者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宣布波斯和伊朗可以交替使用。
礼萨汗
尽管当时英国已经通过附属的英伊石油公司控制了伊朗的石油资源,但礼萨汗尽量避免与英国和苏联打交道。尽管礼萨汗的发展计划需要与国外的特殊技术合作,但他仍然避免与英苏公司签订合同。他更倾向于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欧洲国家获得技术支持。1939年后,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敌,这阻碍了伊朗寻求技术支持。李萨汗宣布伊朗是中立国,但英国坚称,伊朗的德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是间谍,试图破坏伊朗西南部的英国石油设施。英国要求伊朗驱逐所有德国公民,但礼萨汗拒绝,认为这将对他的发展计划产生负面影响。
二战期间巴列维王朝是什么?是中立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