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把人才看得很重要,各国把能找到人才看得是执政中的首要任务。
其中,景公和晏莹的话把人才的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景公非常担心地对晏婴说:“是贤才,我怎么知道呢?
[img]683776' />
严颖回答说:“作为一个贤惠的人,他通常是隐藏的,主要是对国王的人才态度。通常,如果国王不致力于选拔,他就无法识别贤惠的能力。”
景公急切地对晏婴说:“能不能请教你求贤的方法?”
严英若有所思地说:“当国王识别人才时,他应该观察他的朋友,分析他的言语、行为、习惯和爱好。不要根据他华丽的话语和雄辩的口才来判断他的性格,也不要根据别人的评论来判断他的才能。这很容易误入歧途。
[img]683777[/img]
按照这个标准选出来的人才,选出来的人才,不会假装姿态,也不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思想来取悦君王。
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要看他得势时主张什么;当你失去权力时,这取决于他拒绝什么;当他富有时,这取决于他反对什么。优秀人物的一般态度非常谨慎,考虑问题非常全面。他们不会轻易进入仕途。即使他们进入仕途,也很容易退缩。”
然后,晏莹比较了正派人和不正派人的生活原则。
正派的人,即使掌握了权利,对待大家也是一视同仁,不因私情而偏袒;
当他们的仕途通达时,他们的内心无形中增加了压力,促使他们更加关心人民;
交朋友的时候,贤惠的人会考虑对方的道德品质,只交志趣相投、气质高尚的人,永远不会在君王面前贪毁人;
[img]683778' />
同时,也不会依靠虐待人民来提高自己在国家的地位,@ 在显达时,他们赢得了不杀人的灾难,而在退休时,他们不会伤害自己。
不正派的人,做法完全相反。
当这些人有幸被君王任命时,他们会虐待人民;
如果这些人处于下位,他们会感到不满,甚至会做一些叛逆君主的事情;
为君主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升官发财;
[img]683779[/img]
他们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忠诚,不注重人的品行,很容易交朋友;
他们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己的官位,善于炫耀自己,喜欢在世人面前吹嘘自己;
当这些人被使用时,人们会无形中感到担忧,当他们处于低位时,他们会做出伤害国王的行为和言行。
@ 识人用人很重要,所谓“得一士而国兴,失一士而国王”,这种说法并不过分。严颖语长心长地说。
景公赞许点点头!
齐景公是如何得到贤能之士的?晏莹给了他很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