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7月,明朝重新开始使用熊廷碧作为辽东经略。然而,仅仅半年后,明军在广宁战役中惨败,辽西重镇广宁失败。熊廷碧带领军民放弃剩下的城市,退入山海关。后来朝廷问罪,熊廷碧被斩首后传到第九边。
熊廷璧的悲剧有朝廷党争的背景,但他在广宁之战中也犯了致命的错误,所以他授予政敌以口实,结束了这场悲剧。
[img]682791[/img]
一、战略指导方针存在重大疏漏。后金骑兵虽然强大,但兵力只有6万多人。假如熊廷璧能审时度势,放下面子示弱于敌,收缩战线,集中主力保卫广宁,其实后金军也不会占便宜。然而,事实上,熊廷碧采取了广宁前沿城堡层层设防的政策,试图拒绝数千英里外的敌人,导致军队分散。当城堡受到攻击时,由于缺乏明朝军队的野战能力,它们无法相互呼应和支持。结果,后金以攻击西平为诱饵,采取了围攻和援助的策略,在野战中歼灭了大量明军的有效力量,西平堡毫不奇怪地倒下了。
[img]682792' />
二、未能下定决心坚守广宁。广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孙成功的叛变和王世贞的不当处置。此前,熊廷璧亲自率兵5000在距离广宁仅40英里的右屯。西平失败后,熊廷毕作为教练,应立即带兵进入广宁指挥。当时广宁守军还有1.6万多人,加上附近兵力的调动,守城兵力达到3万人是完全可以的。这样,有了坚城,还可以和后金一战,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形势就有可能向有利于明军的方面发展。然而,不知什么原因,熊廷璧却没能这样做,白白失去了战斗机。也许,这与朝廷党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悲了。
[img]682793' />
三、无缘无故弃守辽西。即使广宁失陷,明朝辽西也有锦州、大小凌河等要塞,只要整顿,辽西仍能与后金形成对抗。这可以从后来袁崇焕坚守宁远、击败后金进攻中得到证明。然而,在广宁战败后,熊廷碧毫无理由地抛弃了辽西,使山海关完全暴露在后金面前。北京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明朝在海关外的军事形势完全被动。幸运的是,当时后金的实力不够强大,没有得到有效的占领,使得后来的袁崇焕还有一点资本与之打交道。
熊廷毕是明末罕见的人才,但他的优势在于长期经营,但缺乏实际的战斗指挥,最终未能挽救明朝的危机。
熊廷毕在广宁战役中犯了什么致命错误?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