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山附近的两场战斗使戚继光开始露头角,也使他认识到明军的弱点:缺乏必要的训练,在战斗中退缩。如果我们不迅速采取措施训练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就无法赢得抗日战争。鉴于此,戚继光于嘉靖35年(1556年)起草了一篇文章《任临观,请创办兵营公移》,并正式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训练建议。
戚继光在《公移》中具体分析了明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改进方法。一是建立兵营。在军队中备帐篷,准备行军用材料和用具,做到进退无虞,行动自由。二是选兵。清理现有部众,裁掉老弱残,从辖府、州、县民夫、义勇中挑选一批新兵。第三种是训练。从选定的士兵中挑选出3000名壮士,认真组织训练,练习武术,严格执行军事纪律,专门在该地区拦截和攻击日本海盗,一切行动都服从监督和将军的指挥。“公移”递上去,但上司根本不理。戚继光并没有气馁。36年(1557年)2月,嘉靖再次提出训练建议,并做了“浙江学者3000人,亲自训练,与三年相比,足堪御敌”(《戚少保年谱》卷一。)的保证。浙直总督胡宗宪当时并不重视,他也不相信能练成戚继光想象的那样的军队。所以直到冬天,曹天佑的3000名士兵才被分配到戚继光训练。就这样,戚继光带领这3000名士兵一边训练一边作战。训练开始后不久,岑港战役围剿了日本海盗最大的巢穴之一。
[img]681721[/img]
岑港位于舟山岛西部,地形极其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日寇长期以岑港为基地,四出抢掠。在胡宗宪的指挥下,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春,各路兵马向岑港进发。戚继光率军从左路进攻。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日本海盗居高临下,据险死守卫,双方死伤严重。不久,大批新日又乘春汛来了,日寇声势更大。到了四月,战斗还处于胶着状态。此时,大量日本海盗登陆台州沿海,胡宗宪命令戚继光援助台州。下旬,戚继光遂督所部,从舟山渡海到台州。不久,探马来报,日寇已迁至温州。戚继光率众昼夜兼程,直奔温州。途中得到日寇在盘石卫乌牛一带大肆烧杀抢掠的消息,他便兵分三路,自带中路,猛扑乌牛山。从早到午,五战五胜,日寇四散奔逃。
五月初,又有4000多名日本海盗,乘船80多艘,屯泊在乌牛,馆头,到处抢劫。戚继光率军迎战,两创敌兵。不久,又有40多艘日本船从龙湾驶来,欲图盘石,见明军雄伟,转而屯泊在大崎山、黄华地区。随后,屯泊在乌牛、馆头的日本海盗组成了100艘联舟,驶往海上抢劫。戚继光组织水陆两军追击日本敌人。敌人抵挡不住,乘船匆匆逃跑,并在大福苍船的掩护下撤退。明军追到小崎山脚下,戚继光张弓射倒日船舵工,下属刘意再次射死日船桨手。就这样舵艇皆歇,敌船只能在海上打转,日寇手忙脚乱。明军乘势环击,放火烧船,所有大大小小的日本船只都被烧毁,日本海盗被射死,溺死,烧死数千人。明军大获全胜。大崎山、黄华等地的日寇“不敢回顾,远逃大洋,开帆而去”(《戚少保年谱》卷一。)。
[img]681722' />
秋天,戚继光被调回岑港战场。岑港被围了半年多,目前仍难以攻下。朝廷以岑港长期攻打,留任俞大猷、戚继光等革职,戴罪杀敌,限于一月内攻打岑港。戚继光等人舍生忘死,勇敢地杀人。拒绝岑港的日本海盗终于无法抗拒,放火烧寨逃跑。
[img]681723[/img]
嘉靖38年(1559年)3月,300多名日本海盗犯下宁波金墩,戚继光率军迎战,松浦、鉴溪两战皆捷,日本海盗消灭。春夏之交,日本侵略者大举侵犯浙江沿海地区,成千上万的日本侵略者登陆温州和台州,警报频频传来。戚继光奉命率兵从宁波出发,多次击败遇到的日本。前后两个多月,他一举摧毁了三个重要的日本海盗巢穴:栅浦、桃渚和海游。仅海门卫附近的一战,就有1000多人烧死溺死了日本海盗。6月下旬,侵扰台州、温州的日本海盗大部分被消灭,剩余部分被驱逐出海。戚继光奋显神威,已成为远近著名的勇将。
戚继光在岑港之战中使用了什么样的战术?如何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