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位于中原腹地,地势西高东低。吉山和祖先山南北环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在这里建都,五大著名瓷器之一的“钧瓷”在这里生产,明清时期是重要的药品配送中心之一。因此,禹州有“夏都”、被称为“钧都”和“药都”。
禹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秦军灭韩,俘虏韩王安。因为颍水从东南横贯西北,所以被称为颍川县。治所为杨寨(今河南禹州),县属20个县。汉末三国时期,颍川县的治所没有改变,领县十八。颍川人杰地灵,涌现出众多人才,成为当时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彻头彻尾的“智库”。
曹操最依赖的“五大谋士”中,有三位来自颍川。于迅年轻时被认为是“王佐的才华”。协助曹操后,参与了北方统一的顶层设计,多次修改曹操的战略方针。他在吕布席卷兖州、袁曹官渡激战、南下荆州等事件中表现出色。同时,他大力推荐人才,被曹操誉为“我的儿子房”。
[img]681306' />
荀攸是于迅的侄子。前者灵活多变,后者冷静老练,为曹操杀吕布、打袁绍、平河北做出了非凡贡献。曹操被视为亲信,被称为“谋主”。建安19年(214年),57岁时随曹操去世。
郭嘉最了解曹操,两人关系融洽,行则同车,坐则同座。曹操每次遇到军机大事,都要问郭嘉计划。郭嘉善于从对手的性格入手,分析形势,鞭辟进去,算无遗策。他准确预测孙策之死,在官渡之战中贡献了“十胜十败”之计,被称为“鬼才”,是曹操身边的第一谋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在市场上流传。顺便说一句,向曹操推荐郭嘉的戏志才,也是颍川人。
袁绍阵营还有三个颍川人。第一个是郭图。袁绍能成势,郭图功不可或缺。初平二年(191年),郭图成功忽悠韩馥让出冀州,为袁绍坐大奠定了基础。二是辛毗。他最初是袁绍谋士,后来成为袁谭的亲信。袁氏集团灭亡后,曹操召集辛毗为议郎,曹丕升任卫尉,死后等待死亡。三是淳于琼。和袁绍、曹操一样,他是东汉末年西园八校尉之一。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偷袭乌巢,淳于琼措手不及,被曹将乐进斩杀。
[img]681307[/img]
徐庶(生卒年不明),字元直
颍川人的身影在刘备身边也是不可或缺的。刘备客居荆州,徐舒钦佩他为汉族宗亲,前往投靠。徐舒最大的贡献就是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徐舒看到曹操伪造的徐母信后,离开了刘备。在正史中,曹操袭击荆州,徐母被曹军绑架,徐舒急于救母,才离开刘投曹。后人一直认为徐庶是汉臣。事实上,在曹魏集团,他是一名右中郎将军和一名御使。可以看出,他仍然有所作为,而不是“徐庶进了曹营,一言不发”。
汉末政治实力派人物之一韩福出生于颍川。他是官方认证的冀州牧羊人。他有九个县。他有一个强大的家庭背景。他是第一个参加倒东联军的诸侯之一。袁绍设计,让出冀州,投靠陈留太守张淼。不久,他看到袁绍派人联系张淼。他非常害怕,在厕所里用雕刻刀自杀。
三国时期是中国书法的独特时期。钟友擅长篆、隶、真、行、草等书法风格,被后人誉为“楷书鼻祖”。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杜认为钟友的书法是“神圣的产品”。隐士胡昭,字孔明,擅长隶书。后人评价“钟小胡大胆”,称他们为“钟胡”。这两个兄弟台也是颍川的老乡。
[img]681308' />
司马徽(-208年)水镜先生
除了书法家,还有世界著名的学者。司马徽出生于颍川,隐居于襄阳。他在道教、奇门、兵法和经典方面有很大的造诣。有一次,有人告诉司马徽他的儿子死了。司马徽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听到后责骂他:“人们说你有美德。现在他的儿子死了,你怎么能说呢?”司马徽回答说:“你说得很好。”从那时起,就有了“好先生”这个成语。
颍川有名人,也有名臣。赵燕是曹家三代老臣,深受重用。在官渡之战中,袁强曹弱。许多人与袁绍秘密交流了这首歌。杨安队长李通也想联系袁绍。赵燕听到这个消息,立即阻止了它。曹操得知后,非常欣赏赵燕。@ 还有杜袭、石韬等人,都是曹魏集团的重要成员。
颍川的人才高地也具有家族化的特点。汉晋时期,陈、荀、钟、李出现在颍川。三国时期,这四个家庭的大部分成员都为曹魏集团效力。陈氏的代表人物是陈石、陈纪、陈群、陈泰。陈氏以名人起家,家风世袭。他是当时最富有的家庭之一。
上述荀子和荀攸来自颍川荀子。汉晋时期,荀子有许多名人,有100多名历史记载。许多人在朝廷担任文职高级官员,与皇室保持婚姻关系。社会关系盘根错节,社会地位很高。他们是当时一流的名门望族。
钟以钟友、长子钟宇、幼子钟会为代表。钟友不仅书法精湛,而且政治能力优秀,被曹操重用。陈寿评论说,钟宇“机捷、谈笑风生,有父风。”官员和将军。三国后期,钟会平定了诸葛诞叛乱,与邓艾合兵灭蜀,做出了巨大贡献。三人都为曹魏集团做出了重要贡献。
汉末,李英是四大家族之一的领袖级名士。被他采访就像被世界500强录取一样。就连自视甚高的孔融也亲自来到门口寻求建议。在第二次党狱之灾中,李英因60岁被牵连、折磨至死亡。
[img]681309' />
李膺(lǐ yīng,110-169年),字元礼物
英川智库形成的原因与其社会背景、地理位置、文化氛围、人才选拔等方面密切相关:
从社会背景来看,第二次党监狱的灾难,学者和太监之间的冲突集中爆发,学者和医生受到太监的抑制。许多英川高级知识分子回到家乡,开设私立学校,说这促进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颍川士族,团团取暖,相互结婚,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承。
从地理位置上看,英川毗邻洛阳。作为东汉国家,洛阳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洛阳一直处于政治核心。英川是帝都的辐射卫星城。更重要的是,汉献帝迁都的许昌也在英川县。许多人来到这里,产生了集聚效应。
从文化氛围的角度来看,在先秦时期,英川是韩国的领土,韩国是法国思想的发源地。秦朝死于汉兴,法国思想仍然对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家以治理国家和世界为己任,催生了许多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随着曹魏势力的不断壮大,英川的知识分子发挥了越来越强大的作用。
[img]681310' />
曹操(155-220年3月15日)
从人才选拔的角度来看,曹操的就业方式一直倡导“只是举”的原则。对有才华的人来说,曹操不以地位为标准,无论在哪个阵营,都能礼贤下士,平等对待,知人善任。他吸收人才,为曹魏集团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同时,颍川是曹操的势力范围,也是汉献帝的金字招牌。许多人本着为汉朝服务的政治理想,名为汉臣,实投曹营,于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国时期,颍川贡献的人才风格各不相同,各有所长。曹操是最大的受益者。与孙、刘家相比,曹操的颍川谋士集团和乔培武将集团是他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也是曹魏集团做大做强的坚实后盾。
河南这个小镇涌现出许多人才,被曹操称赞为[吴之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