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乌兰布通之战揭开了清朝统一西北的序幕 清朝取得了对准部作战的初步胜利

中国西北地区的厄鲁特蒙古诸部之一是准噶尔部。近50年来,从清朝定鼎北京到康熙中期,清廷首先集中精力战略中原,对付南明朝等反清势力,然后平定三藩之乱,用兵黑龙江流域遏制沙俄入侵。长期没有时间西顾,对准噶尔部在西北的活动采取了不干预的态度。随着实力的增长,卡尔丹多次攻击青海、西藏、漠北喀尔喀蒙古,甚至威胁要“内入”抵御沙俄对东北边境的入侵,康熙皇帝开始处理西北地区的准卡尔问题,但一开始就失败了。

康熙29年(1690)8月初一,康熙皇家驾驶征兵的10万军队与加尔丹准饮尔军队在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部的乌兰布通发生了激战。这是准噶尔与清廷关系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后人几乎一致认为,这场战斗是清廷击败准噶尔部的重要胜利。然而,当清军班师回京时,福泉被责令不允许进城,并在朝阳门外等待审查。结果,议政王大臣会议拟议:革命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简亲王雅布的王爵,革命内部大臣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分散大臣查努喀的职务,解除都统彭春、前锋领班达尔沙、护军领班杨岱、苗齐的职务,不给都统宗室苏努、喇克达、都统阿席坦、诺迈叙功。并将苏尔达、费扬古、都希福、副都塞赫罗全色罚款一年。为什么康熙皇帝如此严惩?康熙皇帝为什么这么严惩?乌兰布通之战是赢了还是输了?

[img]682534[/img]

在康熙28年(1689年)末,准嘎尔部首领嘎尔丹率领2万多人东征喀尔喀。康熙二十九年(1690)6月中旬,准噶尔军南下内蒙古,试图搜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六月二十一日,在乌尔会河大胜清军,并乘胜追击。根据清军的情报,7月2日,卡尔丹驻扎在厄勒冷,距离旧战场5天,很快进入乌珠穆沁旗齐尔萨布拉克,然后继续南下,通过乌兰滚到乌兰布通,距离首都只有700英里,情况突然紧张,首都进入戒律状态。

7月初二,康熙皇帝命令皇帝兄弟和硕宇亲王福都是抚远将军,带领军队一路出古北口;命帝兄弟和硕恭亲王常宁是安北大将军,与硕简亲王雅布、多罗信郡王鄂札副之一,带领另一支军队出喜峰口;内部大臣童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等参赞军事。两路10万大军陆续出发。十四日,康熙皇帝也开始北上,亲征噶尔丹。由于当时加尔丹独军深入,即使清军初战不利,清军人数众多,几乎倾巢出动,这确实是聚歼加尔丹的最佳时机。24日,康熙帝生病后,从波罗河屯(今河北隆化)半路返回;但各大军照常行进,准备围歼噶尔丹。

[img]682535[/img]

此时,清廷最担心噶尔丹闻风而逃,从而避开清军围歼。乌尔会河战争一结束,康熙皇帝就为麻痹和稳定噶尔丹而道歉:“阿尔尼没有请愿而攻击你,而不是本朝的意图。并表示喀尔喀是清廷和准噶尔的共同敌人,皇帝派重臣前来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进一步消除加尔丹的疑虑,还特别说明清朝使臣带兵不是为了打仗。“如果你不理前者,我就向俄罗斯出兵,礼貌和善,不战而归。”。

噶尔丹早就看到了清廷假谈真打的意图,于是他就计就计,故意派清廷再次宣布入边的原因,特别强调不是要对抗清廷。康熙皇帝认为他有计划,所以他回复了加尔丹,表明双方应该首先同意,然后执送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并重申派遣少数军队进行和谈。7月底,当清军接近嘎尔丹时,康熙皇帝命令人们将100只羊和20头牛送到嘎尔丹,并致函他们希望在约定的地点进行和谈,以彻底解决喀尔喀问题。然而,这一举动并没有奏效。噶尔丹接受了他的礼物,但没有透露任何口风,这让清军不知所措。尽管准噶尔和清廷之间的使者往来频繁,彼此多次表示友好,但双方已经箭在弦上。

[img]682536' />

8月初一,准噶尔军和清军终于在乌兰布通展开了决战。战后第三天,清廷收到福泉从前线发回的战报。战争情况如下:8月初一黎明清军列队前进,中午看到零星准噶尔军,就设鹿角枪列兵缓进。下午,遇到主力,用枪射击。战争一直持续到晚上掌灯,左路军从山腰进入敌营。右翼阻碍河流和沼泽,返回原地。战报还说,清军本想一举围歼,但由于天昏地暗,地势险要,便收兵退回。至于噶尔丹是否死于乱兵,在发现后再上奏。

收到战报后,康熙帝非常兴奋。但几天后,康熙皇帝收到了另一份奏报,得知噶尔丹不仅没有死,还带领军队逃离了清军围堵。康熙皇帝非常生气。事实上,福全的战报掩盖了清军的重创。战报显示,清军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山下前进攻山上敌人的阵地,没有结果,而是从两翼进攻。但右翼完全被自然屏障阻挡,退回原处;虽然左翼曾经冲进敌阵,但很快就退出了战斗。上述过程根本没有反映清军“大败贼众,多杀”,留下少量“余贼”,甚至有可能在战争中死亡。

虽然嘎尔丹在八月初一下午的激战中获胜,但他毕竟是孤军奋战,不可能长期坚持战斗。虽然清军遭到重创,但军队仍然非常强大,所有增调的军队纷纷挺进乌兰布通,即将包围加尔丹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加尔丹迅速脱离战斗,回到漠北是唯一的出路,否则后果将难以想象。为了安全撤退,噶尔丹设下了一个计划,一方面与清军和解,另一方面全力撤退。讲和就是争取撤退的时间。而且福全也有自己的考虑,认为只要喝尔丹“据险坚拒”,清军就很难强取。,获胜的方法是欲擒故纵。此外,福全的意图是以和谈的名义,尽最大努力推迟噶尔丹的撤军,为盛京、乌喇、科尔沁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

加尔丹似乎注意到了福全的意图。8月4日谈判当晚,便率部迅速撤离乌兰布通,成功离开清军,奔向边境。福全的错误在于,过于把推迟噶尔丹撤退的希望寄托在和谈上,而没有做好防止噶尔丹突破的军事部署。当噶尔丹撤离时,他没有及时有效地组织追击,也没有严格要求军队沿途拦截准噶尔军队,这使得当福泉和其他人醒来时,为时已晚。

[img]682537[/img]

乌兰布通战争结束后,加尔丹军队继续撤退科布多,但由于瘟疫,队伍大量减少,只剩下2万多人。

简而言之,在乌兰布通战争中,清军遭受了重大损失,使加尔丹撤退,没有达到消灭加尔丹部队的战略目的。但后来,由于加尔丹自己的原因,他的力量逐渐衰落。

但乌兰布通之战揭开了清朝统一西北的序幕。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再次在漠北昭莫多御驾亲征,迎战噶尔丹军,几乎全歼其有生力量。不久,噶尔丹本人也死于青海,清廷取得了对准部作战的初步胜利。康熙末,清军前哨阵地推进到科布多一巴里坤-哈密一吐鲁番一线。噶尔丹败亡后,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任准噶尔部台吉,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多次扰乱边境地区和平。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阿拉布坦派大策零敦多布率兵6000人入侵西藏。两年后,清军从青海出兵入藏,但全军覆没。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朝第二次出兵赶走准噶尔军。


乌兰布通之战揭开了清朝统一西北的序幕 清朝取得了对准部作战的初步胜利乌兰布通之战揭开了清朝统一西北的序幕 清朝取得了对准部作战的初步胜利

,,,

  • 咸丰皇帝是怎样的皇帝?为何说咸丰特别好色
  • 有书记载,咸丰不顾兵败割地赔款,国家陷于危难之中,躲在热河行宫寄情于声色,聊以自娱,自我麻醉。他有所谓汉女四春:牡丹...

  • 清朝同治皇帝有儿子吗?谁是同治皇帝的儿子?
  • 同治皇帝是慈禧的儿子和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吗?同治皇帝有儿子吗?如果是这样,同治皇帝的儿子是谁?是光绪皇帝吗? 同治皇帝...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