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鼻条约》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概念。历史上只有一份《穿鼻草约》,是由当时的钦差大臣、两广总督齐善和当时英军负责人义律制定的。这份草约是满政府不承认的,英国政府也不承认。未经两国政府承认的文本只能成为草约,不能称为条约。
[img]681669[/img]
背景
他只留下少数军队封锁广州,带领大部分船只北上,在舟山群岛定海县(浙江舟山)中途攻占,建立补给站,然后直接抵达天津外港大沽。此时敏宁才大吃一惊,命直隶(河北省)总督倚善赶到天津谈判。英国来势凶猛,本来想展示它的炮火力量,但驻扎在舟山群岛的英军患有传染病,许多人死亡。查理义律急于结束他在北方的停留,所以他接受了齐善提到的条件。
[img]681670[/img]
条约内容
一、清政府承诺处罚不公平的林则徐。
2、清政府承诺派大员到广州,听取英国商人的不满。当查理义律和英国舰队撤退时,敏宁告诉齐善,他以三寸不烂的舌头撤退英夷,认为他是世界上的奇才。因此,林则徐被撤职,并被分配到偏远的伊犁(新疆伊宁)充军,任命齐善担任大臣、广东和广东的总督,负责与英国谈判。
[img]681671' />
琦善实际上是一个饭桶,他在那一年(184〇)十一月到广州。查理义律向他提出的不是英国商人的不公正,而是最后通牒。除了立即恢复自由贸易外,他还要求将香港(广东省新安县南部岛屿)切割为贸易基地。齐善既不敢答应,也不敢向敏宁汇报。只有在中国“官场”上乞求灵魂的传统手段,才能推迟敷衍,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查理义律知道这种手段,他知道即使谈判一百年也解决不了问题。明年1841年1月,英军发动攻击,占领虎门和穿鼻两个要塞。齐善束手无策,不得不在英国提到的文件上签字。这是《穿鼻条约》:
一割让香港给英国,但税收还是属于中国。
二是没收英国商人鸦片价600万银币。
三承认中英地位平等。
穿鼻条约简介 在什么背景下签署了穿鼻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