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认为清朝的江山来自明朝。事实并非如此。清朝的一半来自明朝,另一半来自李自成。清朝入关后,他们直接面对的不是明朝的老对手,而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当李自成从北京西撤时,清朝同时面对两个对手——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南明宏光政权,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另一场三国演义。
[img]681578[/img]
南明版“三国演义”
虽然清朝的八旗军队是当时东亚最强大的军队,但毕竟满洲人口有限,八旗军队数量有限,显然很难同时应对大量的顺军和南明军队。1644年10月,清朝摄政王多尔根命令英国王阿济格和河南王多铎同时征服李自成和南明。然而,清军很快在河南省怀庆市被大顺军击败。多尔根被迫改变分兵政策,转而集中力量攻击李自成。很快,这一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img]681579[/img]
清军
李自成厌倦了两次清军的攻击。陕北的李过和高一带领的顺军不是阿济格和吴三桂的对手,李自成在潼关和多铎的血战中多次遭遇失败。后来,陕北防线突破后,李自成只能从潼关撤到西安,潼关被清军占领。潼关失守后,西安无法坚守,李自成只能带领军队从西安撤退。这样,李自成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img]681580[/img]
李自成败退路线
阿济格奉多尔根命令追赶李自成的大顺军,从陕西经河南一路追赶到湖北。1645年5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前往湖北省通山县。5月初四,李自成率领20多名骑兵离开九宫山大军调查地形,决定行军方向时,被一群地主武装部队杀害。可怜的李自成造反十多年,没有死在洪承类、孙传庭等名将手中,也没有死在清军手中,而是死在不知名的地主武装部队手中。李自成死后,大顺军虽然实力依然存在,但已经群龙无首,不足为顾,这对清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img]681581' />
李自成
然而,对多尔根来说,好消息不止一个,五月的命运给多尔根带来了双喜临门。南明弘光政权在李自成被击败的同时,也遭受着类似的命运。1645年3月,看到李自成从西安撤退,多尔根命令多多带领清军南下征服南明洪光政权。洪光政权自政权建立以来一直处于内斗之中。文臣们互相攻击,只是为了获得内阁的地位,而将军们自尊。这样的政权怎么能像狼一样抵抗清军呢?
[img]681582' />
多尔衮像
清军在淮北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3月出兵,4月底抵达扬州市,江北重镇扬州市迅速沦陷,史可法殉国。5月10日,清军越过长江天险,南京弘光帝连夜出逃,首辅马士英也逃离南京。最后,南京守将打开城门投降,南京弘光政权崩溃。从那以后,明朝南北都失去了,正式进入了流亡阶段。
[img]681583[/img]
扬州城
1645年5月(顺治二年),清军双喜临门,在李自成和南明都取得了胜利。统一似乎指日可待,但没人料到,顽强的李自成和南明的余部,加上后来的张献忠,共同抵抗了清朝17年的余部。
面对李自成的大顺和南明弘光政权 清朝是如何应对这两个对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