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本非常神秘的中国古书,斑驳陆离,气象万千,包容量巨大,横跨亚欧,但没有明确的历史事实,@ 有各种解释。
[img]680139' />
《山海经》中的《山经》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内容凌乱,充满奇特,远离现实。当然,很难解释,所以有人认为《西山经》写的是科迪勒拉山系,包括美洲大陆西岸的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事实上,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山经》中触及的山数不胜数,其中绝大多数我们都没有听说过。如果我们想完全解读它们,这当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知道的山、河、海、湖做出一般判断。
[img]680140[/img]
《山经》分别包括“南山经”五部分、“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包含了我们最了解的信息、"北山经"和"中山经"。
《西山经》讲述了华山、阴山、天山、昆仑山等山脉,多次呈现渭河。黄河也谈了好几次,其他都触及了泾水(渭河的重要支流,“泾渭分明”一词与之相关)和汉水,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山经”写的是晋陕之间的黄河以西,秦岭以北。
[img]680141' />
“西山经”讲的是一座大时山。据说山南有水,注入汉水,山北有清水,流入渭河。显然,大时山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水岭的一部分,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的一部分。
“北山经”呈现的名山有北岳(恒)山、太行山、王屋山、燕山,著名的河流有黄河、汾河、沱沱河、清漳水、浊漳水。此外,其中提到的河流最终汇入渤海。很明显,“北山经”与山西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东山经”中呈现的山很少为人所知,但其中有著名的泰山,说到无皋山东可以俯瞰扶桑(古代中国以东的岛国一般认为是指日本),@ 作者猜测,“东山经”写的是黄河下流以东、长江以北的山脉。
以为“东山经”讲的是长江以北的山,是“南山经”中呈现的太湖。“南山经”和“东山经”都包含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信息。在此期间,没有一座山是众所周知的,但这部分提到的大部分河流都注入了南海,有一条河叫佐水(古代“佐”和“左”),与广西西南部的左江非常相似。因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南山经”主要写在长江以南的山脉上,但华中地区的湖南除外。
[img]680142' />
“中山经”中的山脉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一线和四川重庆的江北地区,如河北东部的首阳山(即伯夷、叔齐不吃周粟饿死的地方)、河南的少室山(嵩山的一部分)。、泰室山(即太室山,嵩山的一部分)、青要山、熊耳山、湖北荆山、湖南洞庭山、衡山、川北岷山等。此外,“中山经”在中部第六列山系中清楚地说到了中岳(嵩山)。黄河、长江等一些可以作为基础的河流(古人认为岷江是长江之源)、洛河和伊水(洛河支流)。
[img]680143' />
嵩山是一座著名的山,但《中山经》中的另一座属于河南的山——青要山。作者通过河南戏剧豫剧《青要山》了解到,这座山位于河南省新安县,是一座当地著名的山。因此,笔者大胆估计,《山海经》中的大部分山都是当地著名的山,《山海经》作者记载的山名可能主要来自当地语言,这也是其难以解读的原因之一。
虽然《山海经》中有很多奇怪而可疑的群体难以解读,但毫无疑问,这本书写的是中国的山。至于《海经》,确实有横贯亚欧、包罗全球的趋势,当然更难解读。
神秘古书《山海经》里有哪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