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喜欢看古装电影和电视剧。清代戏剧类型最多,远有鹿鼎记。、《还珠格格》、《康熙王朝》也是著名的《延禧攻略》、《如意传》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清宫戏里有很多士兵的服装上写着“兵”和“勇”字。虽然很多观众往往忽略了这两个字,但还是有一些细心的观众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兵”和“勇”在清朝有区别吗?
[img]678258' />
其实“兵”和“勇”在地位和待遇上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虽然他们都是国家军队,但在很多方面都有根本的差异。研究过这方面知识的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区别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不像电视上那样乱穿衣服,乱装角色,他们之间有着非常严格的区别。在古代,乱穿衣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具体情况如何?请一起探索这两个字的秘密。
[img]678259' />
众所周知,清朝是以满洲人为主体的国家,他们最初的武装力量是八旗部队。人口相对较少,实行兵民合一制度,管理非常严格。八旗部队是清朝最早意义上的“兵”,当然是最直接的部队。后来,在进入中原的过程中,清朝吸收了许多蒙古人和汉人进入八旗,建立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他们也是皇帝直接掌握的“士兵”。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骑兵比较厉害,八旗汉军很多都是明朝的老将,擅长使用火器,也继承了明朝火器上的战斗力。他们是后人所说的旗人。它是清朝的核心力量,是立国之本,也是地位最高的“兵”,当然也有国家正式编制,吃皇粮的武装力量。
[img]678260[/img]
后来,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大,八旗兵的数量太少,无法全面控制全国,无法无限期扩大军队,无法保证八旗核心的战斗力。这时,又形成了一种国家正规军,即“绿营兵”。他们是仅次于八旗兵的“兵”。他们是清军入关后吸收的以汉人为主体的武装力量,主要责任是在当地守卫。绿营兵的主要将领是旗人,以确保旗人对部队的控制。八旗兵和绿营兵都是国家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同时,在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军事行动中,会招募一些人作为临时武装,进行简单的武装训练,目标任务完成后解散,称为“勇气”。可以说是国家的临时工,也可以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各种“协管员”。
[img]678261' />
随着清朝平日的延续,八旗军和绿营兵逐渐腐化堕落,失去了原有的战斗力。特别是,八旗军在康熙时期使用不堪。即使是镇压三藩之乱,也主要依靠绿营兵。当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时,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触即裂。所谓的国家正规军不能再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要责任。
[img]678262' />
此时,“勇敢”开始出现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特别是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朝廷成员,亲自组织乡镇训练乡镇勇敢,镇压农民起义,战斗力比以前的正规军强得多,使清朝政权恢复稳定。此外,“勇敢”的待遇也得到了改善。训练他们的官员向法院要求了许多好的政策,并得到了与正式编制相同的待遇。他们有更多的工资和晋升机会。但是“勇”是官员自己组织的,他们虽然拿着国家的钱,却常常忠于官员个人。是的,这是清朝军阀产生的开始,未来北洋军阀将继续。
[img]678263' />
虽然一开始“兵”和“勇”的地位和待遇差距很大,一个是正式工,一个是临时工。但是这个世界最终讲究的是用实力说话,武装力量的试金石就是战争。如果战争不赢,即使你是一个高贵的“士兵”,你也会像夜壶一样被扔掉。相反,如果“勇敢”能屡战屡胜,就能得到认可,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告诉我们,不要太在意身份,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有实力才能在关键时刻发光,实现命运的华丽转身。
为什么清朝士兵的服装上有[兵]和[勇]两个不同的词?两者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