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嗣德时期,阮朝国内饥荒多年,盗贼叛乱层出不穷;法国入侵,赔银割地,丧权辱国。阮朝的统治模式长期以来所依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保障,在继承德帝时期变得特别脆弱甚至脆弱。由于缺乏强有力的保障,这种政治权力建设既不能使思德时期的越南封建统治者发动社会一体化改革,也不能阻止越南社会的快速变化,使整个社会组织瘫痪。所有这些,都让嗣德皇帝不知所措,努力工作。整个国家逐渐陷入困境和困境,为保阮朝国运长久,阮氏江山万古长青,继德帝不断鞠躬自省。但除了口头劝诫所属百官外,最终很难有所作为。
军事
阮朝军队在阮世祖嘉隆帝时期(1802-1819年)保留了15万多名常备军,但到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实际兵额不足的现象。这一现象在思德时期更为突出,“甚至有田产之家,如闻缺兵,携眷逃离邻境”。与此同时,阮军训练士兵的方法也极其原始和落后。就在他成为法国殖民地的头三年,阮廷仍在批准表演与现实严重脱钩的象马阵法。至于战术思想,更是一团糟。每次发生战争,朝中的主战派和主和派都在争论,没有聪明的见解。受封建社会末期腐朽社会氛围的影响,阮军的士气更加低落。如果战争不利,他会争相逃跑,这是无法停止的。
[img]677702[/img]
后来,思德皇帝邀请刘永福的黑旗军与法国作战,并将刘永福封为“三宣提督”,负责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的军事工作。1882年,思德皇帝派遣使者向清廷告急。清朝陆续派出3万军队驻扎在越南北宁和山西,导致次年中法战争爆发。思德皇帝于1883年7月17日死亡。短短两年时间,侄育德帝阮福英珍、弟弟协和帝阮福升、侄建福帝阮福浩、咸宜帝阮福明、同庆帝阮福敏相继登基。阮朝处于混乱之中,中法战争后,越南阮朝最终成为法国的保护国。继承人死后不久,顺化朝廷派陈廷肃与法国签署了《第一次顺化条约》:越南受法国保护,转让法国外交权;顺化的法国任命可以自由进出宫廷参观皇帝;阮朝的领土仅限于南至庆、省、北至横山(灵江)之间的中学。阮朝承认北芪和南芪是法国殖民地,失去了三分之二的领土。合同签订后,顺化朝廷传令北方军民停止抵抗,官员撤回中奇。
文化
重视儒学
在他出生之前,思德皇帝是阮朝最博学的皇帝。除了勤于政治事务,他经常在烛光夜读书,留下了许多皇家诗集和文学作品。他的知识和修养是阮朝历代皇帝中最多的。汉字一直是阮朝通用的官方文字。根据各级政府的文件,文人学者的诗歌和文字,甚至普通人的日常文件,一般都是用汉字写的。思德皇帝曾经说过:“我越文明,就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越文明。”
在思德皇帝统治期间,他非常重视儒家思想,积极推进学术文化的发展。晚年,他写了两部关于教学和学术的作品,分别是《论语解义歌》和《思德圣制字解义歌》。编成时,适值是法国入侵,阮氏朝廷无暇付梓刻印。阮氏朝廷直到成泰八年(公元1896年)才将这两本书的稿件交给历史博物馆修书所进行维修整理,并于成泰十年(公元1898年)印制颁布。这两本书是阮朝晚期官方标准汉越字典,其中注音是当时越南学术界的标准音。
[img]677703' />
修编史书
在他在位期间,还编写了《钦定越史通鉴纲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是越南阮朝在19世纪编撰的一部官方修编年体汉语越南史书。编纂工作始于思德九年(1856年),于思德三十四年(1881年)竣工,是历时25年完成的一部史学巨著,前后动用了40多名人员。为了编辑《纲目》一书,思德皇帝于思德八年(1856年)12月25日下了一句神秘的话,指出:“夫修史是太平盛世的重典,如果你看中国,汉有东观,宋有崇文,所有朝代都把修史视为有国者的大事。对于《纲目》一书的编纂工作,嗣德也曾“亲力亲为”,除了历史馆的历史部长分工撰写外,他自己也亲自主持编纂。除了在《御批》中识别或评价事件和人物外,他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授意和裁定《凡例》,二是划分这本书的历史时期。
科举改制
作为政治权力建陶赖以实现的主要途径之一,科举选士制度。从中国引进科举选士,解决了越南封建王朝,尤其是李朝以后的政治问题。然而,科举选士制度从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弊端,在思德时期已经积累起来。面对法国殖民者的大炮,儒家思想的威望已经被扫地。长期以来,越南封建统治者的社会统一科举选士制度逐渐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嗣德在科举考试中增加了雅士科和吉士科,选拔有文采的人当官。嗣德帝又开设了集贤院和开经宴,亲自与大臣讨论典籍、诗歌或国事。
[img]677704[/img]
外交
近代以来,世界秩序的变化,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出现、发展和扩张,以及交通工具的快速改善,大大缩小了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新旧大陆之间的空间距离。与此同时,随着越南法国殖民者侵略的深入,中越宗藩关系也被切断了近一千年。
阮福时有哪些正措施?对越南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