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朝(越南语:Nhà Nguy?n/家阮)是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1802年至1839年使用国名越南(越南语:Vi?t
Nam/越南,1804年废除原大越国号),1839年,明命帝阮福改国号为大南(越南语:i
Nam/大南)。分离广南的时期为1558年至1777年,统一越南的后期为1802年至1945年。它的前身是阮在郑阮纠纷时的广南国。1802年,西山朝正式建国,统一越南。到1945年底,皇帝保大帝退位,王朝正式结束。
阮朝的历史可分为独立和殖民两个时期。阮朝在独立时期(1802-1858年,共56年)对越南有绝对的统治权,但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势力逐渐崛起,威胁到阮朝的统治。独立时期末,阮朝被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奇)、阮朝廷的权力减弱了,包括东京(北奇)和安南(中奇),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成为法国保护国。殖民时期(1858-1945年,共87年),法国殖民势力逐渐获得越南的统治权,阮朝廷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印度支那政府。越南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中越南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占领。
至少从阮的第三代阮福源开始,阮朝皇帝就不再姓阮了。根据阮朝国史《大南实录》前第二卷《西宗孝文皇帝实录》的记载,“始称国姓阮福氏”,是广南阮主第三代领袖阮福源时期。因此,严格来说,阮朝的国姓是阮福。阮氏的起源是东晋汝南人阮敷在交州刺史时形成的。
[img]677744[/img]
定名
阮的政权在南方崛起,最终吞并了占领城市和真腊,并在多年后统一了全越。阮福英建立统一阮朝后,立即称臣于中国清朝,建立宗藩关系。阮福英强烈主张将国家名称改为“南越”(越南语:Nam
Vi?t)。然而,清朝嘉庆皇帝认为,历史上的“南越”包括广东和广西,字面意思与阮政权统治交州故地的现实不符,并予以否决。阮福英拒绝放弃,反复奋斗,威胁说如果他不能如愿以偿,他就不会被封存。@ 清廷采取折中主张,将“南越”颠倒为“越南”(越南语:Vi?t
Nam),将这个新国号给阮朝,赋予“越字冠于上仍其先世疆域,南字列于下表其新锡藩封”的新思路。这个国号使用至今,其越南语发音已成为英语“Viet
nam”。
嘉隆
三年(1804年)正月,广西布政使齐布森、南宁府同知黄德明携带阮福英为“越南国王”的印信法进入越南。从此,阮朝开始了清朝两年一贡四年一遣使的宗藩关系。阮福映似乎对新国号“越南”并不满意,于1812年(嘉隆十二年)恢复了“大越”国号。阮朝于1839年再次改变国号,明命帝阮福(阮福映之子)宣布建号“大南”,并下令:
中国来自太祖嘉裕皇帝(指阮黄)南极肇基,暨列圣日增式廓,抚有越衣之地,故国中原号大越,历书也用这两个字冠之,本不是袭用安南之别称大越。与我皇考祖高皇帝相比,安南奄奄一息,建国号为大越南国,其历书但书大越二字,理本无妨。一向行之,已历年龄。是草野无知之徒,见安南国陈、黎历朝也有大越字样,谬误相似,妄生疑惑,所关国体不细。过去,唐宋以前,我以兴王之地为奄奄一息的天下之号,至元明又嫌循袭故称,即以美字为国号。暨大清原名满洲,后复为大清,因辰随宜,事以义起。兹本朝奄奄一息,南方,提封日辟,东方,南海结束,绕过西明。凡隶版图原名越南,现名大南,名义更明,越字也在其中。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信符名实,准后国号,宜称大南国。所有的文字都叫,也就是说,遵循这一点。或者间有连称大越南国,于理犹是。永远不要重称“大越”二字。其协纪历今年已经颁布,不需要一一更换,还需要改印数千张历面进候,颁给京外官员,俾明大号。于即以明命二十年开始,改大南字样颁行,以正名。咸孚听到了广播。此后,阮朝的官方国号被定为“大南帝国”,同时采用“大南”或“大越南”的双轨国号。
[img]677745' />
文献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五五三年:“首先,阮福映表请用“南越”二字锡封。大学士等说:“南越”这个名字,包很广。考前史,现在广东、广西也在其中。阮福映即有安南,也不过交趾故地,何必称之为“南越”?这个国家先有越尚旧地,后有安南全壤。褒赐国号,用“越南”这个词,用“越南”这个词来称赞它,它仍然是它的祖先领土;以“南”字列,表其新封;而在百越之南,在《时宪书》中,“安南”改为“越南”。
[img]677746' />
《大南实录》正编第一纪(世祖高皇帝嘉隆年)卷23年:请封帝复遣黎光定等人,请更改国号。书略言,先代辟土炎郊,日以浸广,奄奄一息的越衣真腊等国。南越建号传承了200多年,今清南服,抚有全越,宜复旧号以正嘉名。清朝初以南越与东西粤(即现两广)字面相似。皇帝反复复书辨析,言不允许,即不受封。清帝害怕失去我们的国意,于是以越南名国为基础。来书言,过去抚有越衣被称为南越,现在却要安南全境。他们按照自己的名字,责任自己的名字。他们被定在越字的顶端,表明中国承旧服,继承前征;以南字列在下表中,中国拓南交,名字正大,字意吉祥,与内地两粤的旧名截然不同。
阮朝: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