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虽然李世民称帝的方式有争议,但他创造的盛唐早已受到后人的称赞。李世民为帝后,虚怀接受建议,劝说农桑,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img]676095[/img]
特别是唐太宗听从大臣们的意见,是永恒的第一个人,正如唐太宗自己所说,“以铜为镜子,可以是衣服;以历史为镜子,可以知道变化;以人为镜子,可以知道得失。”正是这种思想,使贞观一旦囚犯很少,被判处死刑的人更少。
白居易在《新乐府》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抱怨3000名女性离开后宫,400名死囚回到监狱。”把后宫的3000名宫女放回家与亲人团聚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但唐太宗也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释放死囚回家。
贞观六年底(632年),唐太宗审查审查案件时,非常感慨地看到30多个死囚案卷,于是下令将这些死囚放回首都,告诉他们一年后秋天来首都执行死刑。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下令释放全国牢房的所有死囚。
[img]676096[/img]
因此,当时共有390名死囚被释放回家,没有人监督他们。奇迹出现了。第二年,390名被释放回家的死囚从全国各地返回长安,没有逃跑或隐藏。唐太宗非常感动,所以他原谅了所有的死囚,这是后来被称为“死亡协议”的历史事件。
如果不是真实的历史,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谣言事件。这一事件也记载在《资治通鉴》中。“天下死囚还是被释放的,都是被释放的,这样到期的北京师就来造诣了。贞观七年,去年纵天下死囚390人,无人监督,如期造诣朝廷,无人死亡;大家都赦免。”
大家都知道故事的过程,但还是有很多值得后人解读的东西。显然,390名死囚知道他们会被斩首。为什么他们回来死而不是逃跑?唐太宗为什么要原谅他们?只是出于同情?这一切都要从唐太宗的执政特点入手。
众所周知,唐太宗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巩固了他的统治地位。然而,唐太宗对人民的仁慈和爱也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唐太宗非常重视对死囚的审查,必须审查三次,这表明唐太宗对死刑的谨慎态度。
当唐太宗第一次成为皇帝时,一些大臣建议他“以权威惩罚世界”,并用严厉的惩罚和严厉的法律建立权威。然而,魏郑强烈推荐,他说服唐太宗实施仁政,善待人民。唐太宗接受了魏郑的意见,“他以宽大的仁慈治理世界,但刑法特别谨慎。”
为什么李世民放390个死囚回家? 他们为什么不逃而反而回来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