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的说法,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皇帝都把这四个分封,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子的后人却以衍圣公世袭为主,所以不计其数。
儒家“四大圣人”是指至圣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可。
4颜回
[img]676028[/img]
颜回(公元前521-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时,他拜孔子为师,一生为师。他是孔子最骄傲的学生。孔子称赞颜回最多,称赞他的勤奋和仁慈。历代文人学士尊重颜回,享受孔子,用颜回祭祀以太牢。历代皇帝都给他加了礼物
3孟子
[img]676029[/img]
孟子,姬姓,孟氏,名可,字子舆(待考,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城(今山东邹城)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将孟子封为“亚圣公”,被誉为“亚圣公”。《孟子》是一本语录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倡导“以仁为本”。代表作包括《鱼我想要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少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为国也》。
2曾子
曾子(公元前505-公元前435年)(shēn),字子舆,陆国南武城人(山东嘉祥县),春秋末年。孔子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
曾子主张以孝顺、原谅忠诚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他修复和治平的政治观、内省和谨慎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参与了《论语》的编制、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曾子在儒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尊为“宗圣”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造了私人讲座的氛围。孔子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其弟子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成儒家经典《论语》。
[img]676030[/img]
孔子在古代被尊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尊为儒家祖先(非儒家)。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一度成为与上帝和国家祖先神同等水平的“大祭祀”
儒家四大家族如何排名?第一名继承了25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