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东方部落。周朝的《礼记》记载,东方称之为“夷”,是文身,有不火食者。考古上,东夷是8300年前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
四千多年前,东夷分布在河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夏朝时期,东夷人势力强大,东夷贫困部落首领后羿在太康时期叛乱。40年后,少康复国。少康的儿子继位后,他开始对东夷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直到东海。
商人的祖先是东夷的玄鸟。商朝的甲骨文、玄鸟、占卜和人类祭祀与东夷相同。然而,在商朝的占卜词中,征服人和尸体的记录相当普遍。商朝皇帝B、帝辛(周王)先后对东夷人发动了长期战争。直到灭亡,商朝军队仍在征服东夷。
[img]675696[/img]
西周成立后,也多次讨伐东夷。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亡,迁其君薄姑。”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卜辞记载,商代女司令多次奉商王命令征伐。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都是软玉,有的是南方输入的,卜辞里有“取玉”。、“正(征)玉”记载,表明是劳师远征掠夺的。妇好墓出土的贝也来自南方。
商朝时期,祭祀用的青铜礼器和装备军用的青铜武器都需要金属原料。精炼青铜需要铜、锡、铅等金属。这些矿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对远夷发动战争的重要掠夺对象是金属矿物。甲骨卜辞问:“羌族俘虏送来了吗?明天会有矿石吗?”内容。
甲骨卜辞所看到的冶炼记录是铜铸造器,而不是直接冶炼矿物。郑州、安阳等殷代遗址考古学家发掘的冶炼遗址是铸铜车间,而不是从矿石中炼铜的炼铜车间。为了获得南方的矿产,商朝不断征伐东夷。
[img]675697[/img]
西周时期,中原的金属矿物仍然来自南方。《诗经·鲁松》记载“见彼淮夷,献其琛,元龟象牙,贿南金”。除了海龟和象牙,南方还生产了大量的金属。在西周时期,金属物质经常通过战争掠夺获得。在西周的铭文中,有“富”(俘虏)军器、“富(俘虏)金”和“富(俘虏)金”的记载。
西周时期,夷人建立了一个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和农业文明。西周摧毁了这两个国家,在山东建立了鲁国和齐国,作为征服东夷的前进基地。
西周时期,徐国在东夷一度崛起,周穆王出兵讨伐,杀死了徐偃王。
经过夏商周时期的不断征伐,东夷势力逐渐减弱,势力范围缩小到淮河流域。东夷国家与周人文化融为一体。春秋时期,吴国摧毁了徐国,东夷人建立了最后一个国家。
秦汉以后,东夷人完全融入了中华民族。
为什么商朝要打东夷?东夷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