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又称女贞和女直,源于3000多年前的谨慎。汉晋时期叫一娄,南北朝叫不吉,隋唐时期叫黑水漠河,辽朝叫“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忌)。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在唐代。唐初第一次见到“女真”。
11世纪向契丹称臣。辽朝女真分为生女真和熟女真。完颜绥可定居在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南阿什河)后,他的儿子完颜石鲁作为酋长征服了附近部落,成立了部落联盟。石鲁之子完颜乌古乃合并了许多部落。115年,完颜阿骨统一女真各部,驱逐契丹统治,建立金朝。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调多里、胡里改、桃温、脱调怜、波苦江五万户府。
明初,女真分为三部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后来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胡伦四部分。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称“大金”,史称后金。皇太极于1635年改为满州族。1644年,满族建立的清朝入主中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统一的第二个王朝。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漠河氏。漠河本号勿吉。不吉古也谨慎。元魏时期,勿吉有七部:隋称漠河;唐初,有黑水漠河,粟末漠河。宋代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敲诈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了避免辽兴宗耶律真的忌讳,改名为女直,也写女质。一个女真族,最早出现在7世纪。元代文献中的女真族有女直、水达达、我的野人、乞列迷、骨尾等别称。蒙古语称女真为阿勒坛,称金帝阿勒坛汗,原本是所有女真人的族称。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朝皇帝朱迪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著《朱里真》和《朱里扯特》、“主儿彻底警惕”、“主儿拉警”、满语称“拙尔察歹”为“珠申”、“诸申”。明末中原人称鞑靼、鞑靼、北虏等,其军队称为俘虏。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命令改族名女真为满洲,从此满洲名正式出现。
女真族:别称女贞和女直,源于3000多年前的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