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19日,随着曾国藩、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攻占天京(今南京),太平天国宣告灭亡。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的湘军立即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
一方面,曾国藩手中有10多万湘军,不接受朝廷的控制,只听从曾国藩的命令,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湘军纪律腐败,在天京烧杀抢掠;特别是鲍超回四川养病时,他率领的霆军在朝廷调动西征途中发生了轩然大波,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对朝廷的担忧,曾国藩心知肚明,他多次表示要解雇湘军,但军薪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暂时没有动手。
怎么办?慈禧太后为了强迫曾国藩主动裁军,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是派湖广总督官文出马。
官方文件是满洲的正白旗人。早年在道光皇帝身边当过蓝陵侍卫,后来担任荆州将军、湖广总督等职务。官方文件是一个粗鲁的人。他不知道如何处理政治事务。他做什么取决于家奴的想法。所以人们笑称湖广总督府有三大:“妾大,门丁大,人大。”
[img]675964[/img]
官方文章来自满洲贵族,一直看不起汉人。当他看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不断升职时,他感到非常不舒服。当胡林翼担任湖北巡抚时,他受到了限制。幸运的是,胡林翼会做事,让他到处做事,自己做事,把所有的工作都推给他,并建立了裙带关系,以维持监督和平的局面。
官方文章派人潜入湘军吉字营(曾国权的下属),偷花名册,抄袭数百名士兵的名字,然后找到曾国藩,将这些人诬陷为兄弟会成员。曾国藩不知不觉中表示,他将依法严厉审讯和惩罚这些士兵。官方文章告诉他,这件事传出后,一定会对曾国藩和湘军不利。最好趁着裁军的机会悄悄地分散这些士兵。
曾国藩有多聪明,他立刻明白了官文的意思。
二是派江西巡抚沈宝祯出马。
沈宝真是一代著名大臣林则徐的女婿,曾率部击败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名动官场。
说起来,曾国藩也是沈宝真的伯乐。1859年,曾国藩欣赏沈宝真的才华,邀请他出山,推荐他为江西巡抚。然而,沈宝真似乎并没有购买曾国藩的账户。到达江西后,他多次扣发湘军的工资,让曾国藩怒不可遏。
沈宝真是怎么做到的?他派人到九江,准确拦截了一艘船。这艘船的主人是曾国藩部将萧孚泗。1864年湘军攻占天京时,萧孚泗因俘虏李秀成、洪仁达,给予一等男爵,给予双眼花羽。不久,萧孚泗因父亲去世,丁忧回家。当他回到家乡时,他带着在天京抢劫的金银财宝和在江南买的三名美女乘船回到家乡。出乎意料的是,他被沈宝珍拘留了。
萧孚泗的事件不仅使他处于危险之中,也使曾国藩陷入困境。一开始,曾国藩向朝廷报告说,天京没有财产。“克复老巢,但没有财产。除了微臣的意图,这也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如果是这样的话,萧孚泗船上的大量金银财宝从何而来?
三是派僧格林沁亲王出马。
僧格林沁亲王是蒙古贵族,深受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的重视,掌握了蒙古铁骑,保护了京师的安全。
僧格林沁亲王自视很高,连八旗绿营都没有进入他的眼睛,更别说曾国藩率领的团练了。没想到,正是他看不起的湘军,突破了天京,赢得了第一份功劳。@ 僧格林沁亲王对曾国藩的眼中钉般,欲清除后快。
僧格林沁亲王以镇压军队的名义,向南挥手,驻扎在滁州、泗州。此外,驻镇江的冯子材、驻和州的德兴阿、驻扬州的富明阿、驻武昌的官方文件也形成了对湘军的抄袭趋势。如果曾国藩有麻烦,他会立即聚集在一起。
这三种方法,有明有暗,但意图很明显,就是强迫曾国藩尽快裁军。当然,慈禧太后在使用这三种方法的同时,又怀柔了一把,没有追究萧孚泗的责任。她在神秘中说:“前福建陆路提督男爵萧孚泗是攻克江宁首功的大员。这一次,他因父亲去世回国丧葬。顺便说一句,节字营官勇往直前获得的战利品来自袍泽的友谊;在江宁娶妾,带回原籍丧葬是合理的。俾该前提督一行回籍成礼,无需追究。江西巡抚沈宝真办事公正,执法严谨,其节可风,交部优叙。”
慈禧太后放过萧孚泗,表扬沈宝真,并迅速通知曾国藩处理结果。这让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做法深感不满,同时也很感激。
不久,曾国藩就向湘军吉字营、老湘营、果字营、霆军、正字营、长江水师、宁国水师、太湖水师、淮扬水师下达了裁军命令。
1865年12月底,裁军任务全部完成。曾经拥有15万水陆两支大军的湘军,只有1万人被裁撤。
太平天国灭亡后,慈禧为什么要裁军曾国藩?慈禧用什么方法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