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是明朝历史上智商绝对可以排名前三的皇帝,但聪明的嘉靖知道严嵩腐败,排除异己,陷害忠良,但他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严嵩控制朝政20年?即使嘉靖后来追究严嵩,也只给了他一个乞讨回家的处罚。
嘉靖为什么这么偏袒严嵩?要知道,按照大明的法律,严嵩犯的罪,即使死一百次也不够!那嘉靖为什么不杀严嵩呢?
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是为皇帝着想的大臣活得久,还是为人民着想的大臣活得久?
结果显而易见:为皇帝着想的大臣活了很久。
对于昏君来说,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是最重要的任务,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是最基本的目标,其他的都是浮云,考虑到人民的生活?那一定是姚舜禹这样的圣贤明君该做的!
历史告诉我们,嘉靖不是圣贤明君。
换句话说,他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剧照《大明王朝1566》(下同)
嘉靖不杀严嵩的第一个原因是严嵩是个背锅侠。20年来,严嵩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心甘情愿地为嘉靖背锅。
嘉靖统治期间,国家混乱,官员贪图墨水,国库空虚,蒙古入侵,日本海盗袭击,这一切都是谁?嘉靖说他不能责怪我吗?
嘉靖不想背锅,一定要找个人替他背,嘉靖给他找了个角色—严嵩!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皇帝不仅是君王,也是大臣的父亲。按照儒家的观点,父亲怎么会犯错呢?即使父亲犯了错误,下属也不能指出来。皇帝总是好的。国家的衰落是这些奸臣造成的。杀岳飞的命令是赵构下的。最后,秦桧跪在岳王庙前,也是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秦桧是无辜的,蛇鼠窝,只能说秦桧是沟里的老鼠)。
而且严嵩也很有趣,主动背了这个锅。他们默契配合了20年。作为一个超级目标,严嵩在过去的20年里遭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责骂。虽然他没有受到委屈,但很明显,最应该被责骂的人是幸免的。
这是严嵩的优点之一。
[img]675417[/img]
嘉靖不杀严嵩的第二个原因是严嵩很懂嘉靖的心,他是一个知道嘉靖想要什么的人,能满足他的愿望。
最鲜明的对比是他的前任,明朝崇祯朝之前唯一被杀的内阁首辅夏言。
夏言这个人,性格刚正廉洁,堪称包拯海瑞之类的人物。
但从中年开始,嘉靖就一心扑在修道成仙上,朝也不上,龙袍也不穿改穿道袍,天天像个道士一样,在家里做化学实验。
据说你修道就修道。嘉靖在这件事上有分享的精神。我希望内阁大臣们也会被道教的仙女污染。因此,有一次,当他召见内阁大臣时,他给了每位大臣一份礼物——一顶自己制作的青叶冠(一顶道教帽子)。
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王朝,即使是一块砖,你也必须提供皇帝奖励的东西。严嵩自然不用说,为了表示尊重,他戴上了一层绿纱。
当时严嵩还是内阁二胎,老板是夏言,结果夏言从来没有戴过皇帝赐予的帽子。
嘉靖很奇怪,问夏言别人都穿,你为什么不穿呢?
夏燕很不高兴地说:我是一个严肃的国家大臣,怎么能带那种东西呢?!
这叫给脸不要,深深伤了嘉靖的心。
嘉靖二十七年,给脸不要的夏言被弃市(指斩首后不允许收尸),换上给脸就要的严嵩。
事实上,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严嵩的政治态度——迎合皇帝的一切爱好,满足皇帝的一切需求。
严嵩虽然是大贪官,当他当政时,国库空虚举步维艰,但嘉靖却不缺钱,养道士修道观也不缺钱。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优势。魏忠贤从来没有。当他在那里的时候,天启皇帝并不缺钱。他换上了崇祯。内阁首辅温体仁很诚实。皇帝很穷,很快就会成为一条裤子。
严嵩也非常关注嘉靖的主要和唯一爱好——修道。虽然根据历史资料,他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但至少他没有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修道祭天要用一篇特别的文章叫“绿词”,格式复杂,极难写。然而,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总是加班为皇帝写作,以确保陛下的修仙事业。
这样的人,给你无尽的钱,也满足你的兴趣让你修道,为你工作,每天也嘘寒问暖,这不是好人,谁是好人?
亲密,有钱,还支持自己的爱好,还愿意背锅,真是嘉靖贴心的小棉袄啊!
这是严嵩的优点二。
[img]675418[/img]
那嘉靖后来为什么要罢免严嵩呢?
一块抹布,如果真的太脏了,就该换了,肥猪,养肥了,就该杀了。
一个人被泼了20年脏水,人神公愤,人共惩之,皇帝免除了他的官员,给人民和百官看,这叫顺应民意,顺应天意。
一个人贪了20年,聚敛的财富足以写成一本书(《天水冰山录》),皇帝抄袭了他的家人,这叫小沈阳跌倒,嘉庆吃饱了。
罢免严嵩,皇帝一得名,二得钱,他很满意。
[img]675419[/img]
别以为严嵩被徐阶打败了,打败他的是他无法逃避的命运。
那嘉靖为什么不杀严嵩呢?
一是有感情,一只20年兢兢业业的狗,杀了心里不忍。
二是狡兔死走狗煮,这条狗煮了,接班人怎么能安心做你的狗呢?
嘉靖不杀他。
纵观嘉靖一朝,45年来,世界一片混乱,朝政不堪,南日北俘,百姓不聊生。在世界人才济济的情况下,严嵩的责任不是把一个繁荣的时代变成败世。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守卒叫,函武举,楚人一火,可怜焦土。
嘉靖没有看到焦土,他的后代也看到了。
为什么嘉靖会让严嵩控制朝政20年?为什么嘉靖如此偏袒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