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盗墓仍然层出不穷,不仅在现代,在古代。
事实上,这与中国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而中国的厚葬习俗起源于汉代,这与汉代的“尊儒”思想有关。汉武帝“罢废百家,独尊儒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img]675339[/img]
儒家思想认为“它也是一个人,孝顺和友谊,容易犯罪,新鲜;不容易犯罪,好的混乱,”,也就是说,孝顺的人,很少犯最混乱,而那些混乱的人,没有孝道,“孝道”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
正是这种思想,汉代非常重视孝行丧仪,皇家更加推崇,形成厚葬的习俗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厚葬和薄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尊儒、厚葬、重道、薄葬。此外,其他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封建社会时期人们的迷信思想。
明清时期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重视儒家文化。事实上,中国的许多朝代几乎都不重视儒家思想。然而,明朝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这个朝代几乎更注重儒、释、道三教,其中朱迪大兴土木工程重建了武当山。
虽然清朝来自关外,但对儒家思想的尊重并不比中国其他朝代差。因此,明清时期都有厚葬的习俗,但明朝的厚葬显然不如清朝的厚葬。这可能是明朝陵墓没有被盗,清朝陵墓猖獗的原因。
[img]675340[/img]
然而,明朝陵墓的完整保护与清朝统治者的适当保护密切相关。清朝时期,清政府甚至派遣了陵墓守护者来保护陵墓。康熙皇帝甚至亲自崇拜朱元璋,无论他是否这样做,这在明朝陵墓的完整保护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明陵的结构比清陵坚固得多,入口极其秘密,而清陵则不同。入口几乎都在一个地方。明陵的入口不是固定在某个地方的。郭沫若找了一个月,没有找到墓道的入口。即使是定陵,他也很幸运地找到了指路石,明陵的深度无法与清陵相比,这无疑增加了挖掘的难度。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朝陵墓的位置。你不妨看看明陵建在哪里。它位于昌平区天寿山脚下,离市中心只有50公里。在众目睽睽之下,盗墓贼自然不敢公开盗墓。
[img]675341[/img]
清东陵相对偏远,即使离北京也有120多英里的距离,已经到达河北省,偏远,增加了盗墓贼的机会。
而且两个朝代结束的时代背景不同,这也是影响两个朝代陵墓保存的重要原因。
无论如何,盗墓是一件恶心的事情。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古墓中的文物,也破坏了陵墓中残留的历史文化。
为什么清朝皇陵被大规模盗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