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马歇尔计划”和苏联“莫洛托夫计划”的出台,两个阵营的划分已经截然不同。对苏联来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的“安全带”,将苏联与西方国家隔离开来。通过将苏联模式移植到东欧,斯大林完全驯服了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种“隔离带”比二战更安全、更可靠。在稳定东欧的基础上,斯大林也朝着更宏伟的目标前进。在征服世界之前,他必须征服欧洲。因此,在两个阵营的交界处,冷战危机在最敏感的柏林爆发。
(图)美苏两大阵营冷战
二战结束后,苏联扩张的步伐让西方感到恐惧。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将被带到苏联红军击败的地方。如果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军队没有踏上德国的土地,恐怕整个德国将立即从法西斯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为了抑制苏联向西扩张的步伐,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必须在德国问题上保持土地。马歇尔计划出台后,美国政府借此机会加快与欧洲国家的合作。在美国的领导下,美国、英国和法国合并了德国的占领区,形成了西部占领区。美国还承诺以德国为欧洲复兴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统一各国战区原有的经济政策。1948年6月,美国、英国、法国率先发动了猛烈的冷战攻势。他们宣布将改革西部地区的货币制度,并发布了“关于改革植国货币制度的法律法规”。21日,“B记德国马克在西占区正式发行。这一行为激起了斯大林的愤怒,柏林危机即将到来。
[img]674595[/img]
第一次柏林危机(图)
仅仅一天后,苏联就宣布在德国苏占发行新的“D"记号马克。这种反击可谓强大有力,也体现了苏联应对危机的出色手段。然而,斯大林并不满意。他不喜欢被动,喜欢把对手踩在脚下。因此,在6月24日,苏联做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情。这一天,苏联军队突然完全切断了西占区和柏林的水陆交通和货运,只保留了从西德到柏林的三条空中走廊。因此,250万西柏林居民瞬间陷入了生活补给全面丧失的困境。
斯大林以为自己是帝国主义军队,但没想到美国的反应如此强硬。6月29日,美国开始空运,通过军用飞机向柏林人民发放生活补给品。这时,斯大林可能会露出鼻子,他不相信美国人会一直坚持这种高成本的做法。但令他惊讶的是,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美国人一直在用空运来支持西柏林人民的困境。今年,美国出动了27728架飞机,空运了211吨货物。与此同时,美国也积极组织了对东德地区的反封锁。从那时起,鲁尔地区的焦炭、钢铁和电力不再进入苏占地区。
(图)在柏林危机期间,西柏林人民期待着美国空运
斯大林奉行实力政策,希望对西方施加压力,反而受制于他人,更让他愤怒却远不止于此。在苏联的压力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开始缓解。柏林危机期间,美国轰炸机开始出现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1949年5月12日,斯大林不得不宣布解除对西柏林的封锁,第一次柏林危机结束。
[img]674596[/img]
(图)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斯大林不愿意看到柏林危机的结果。首先,苏联希望德国处于分裂状态。战后,丘吉尔希望德国分为五六个国家。斯大林同意分裂的德国不会受到苏联的威胁。然而,柏林危机的结果是,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德占区合并为西德。第二,斯大林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实力来胁迫西方国家。因此,美国通过空运展示了更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斯大林希望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然而,在柏林危机之后,西方国家成立了北京大学西洋公约组织,成为苏联近半个世纪来最强大的敌人。柏林危机是斯大林实力政策的彻底失败。
(图)北约和华约对抗近半个世纪
柏林危机——斯大林实力政策的彻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