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首先被派往中部战区担任预备队军司令员。他的首要任务是与铁木辛哥元帅西方面军合作,对德国中央集团军队发动反击。此时,《东线》第二卷介绍了苏德战场中部地区的情况:在博克元帅的指挥下,德国中央集团军队占领了距离苏联首都莫斯科仅380公里的斯摩棱斯克。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在博克的指挥下,还夺取了城市东南部的叶利尼亚,并将这个突出部分作为威胁莫斯科的桥头堡。
然而,盘踞在叶利尼亚桥头堡的德军却相当困难。斯大林不断调动大量红军反复攻打叶利尼亚。桥头堡本身的物流供应也很困难。后来,希特勒将博克的大量机动部队交给了北方集团和南方集团,以实施基辅和列宁格勒之间的战斗,迫使雄心勃勃、试图一举进入莫斯科的博克转向防御。博克对此相当不满。9月初,他在日记中发表了以下评论:只有东线德军的三个集团军队处于军事劣势,只能用55名德国师对抗苏联的86名半师。博克认为苏联军队的主力军就在他面前,但他没有足够的力量消灭俄罗斯重兵集团。
俄罗斯人不断向博克施加压力。为了尽可能地从德国人手中夺回领土,消除莫斯科面临的威胁,中部地区的红军在斯大林的命令下频繁反击面对面的德国军队:铁木辛哥的面对面军队使用了第30名、19、16集团军在杜霍夫希纳的德国第九集团军进攻;朱可夫指挥他的预备队,拔出直接威胁莫斯科的“叶利尼亚突出部”。此前,红军已经用大量部队对突出部发动了多次猛攻,但都失败了。博克元帅和古德里安使用了许多最精锐的部队,以保持这个对苏德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地区。
8月10日左右,德军在叶利尼亚的部署如下:在叶利尼亚以西的中部,部署了第46摩托化军管辖的第10装甲师(8月11日有125辆可用坦克);在叶利尼亚西北部,第17装甲师、党卫军“帝国摩托化师”(8月12日,朱可夫审判了一名名叫米特曼的士兵)和一支军队以上的国防军“大日耳曼”摩托化团。此外,德军还在叶利尼亚南部部署了第268步兵师。同一天,朱可夫指挥的预备队军队管辖第31次、43、32、33、24、49集团军。虽然总兵力很多,但大部分集团军都是作为预备队部署在勒热夫、维亚济马、基洛夫等苏军深处的地方。
[img]674141[/img]
只有第24集团军真正在战线上。该集团军是在西伯利亚军区成立的,最初是第5253军。指挥官是拉库京少将。8月中旬,他手头大概有7个师,总共7万多人。朱可夫非常重视他复出战场后的第一场战斗。战后,他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情:“叶利尼亚战役是我独立指挥的第一次战役,也是我在大规模德国战争中首次尝试战略能力。我想每个人都会明白,我以极其谨慎和认真的态度组织了这场战斗。"朱可夫的描述是真的。
在他到达预备队军司令部所在地格扎茨克任职的那天,他到达了第24集团军司令部的第二天早上。他和集团军司令拉库京一起去实地考察叶利尼亚的情况。通过这次检查,朱可夫不满意地发现,拉库京和其他指挥官对面对面的德国火力配置并不清楚,甚至一直在想象德国“火力点”炮击,朱可夫觉得斯大林最初要求他在8月下半年发动进攻指示是不可能的。他的部队必须真正了解德国的防御系统,并增加2~三师炮兵,运输足够的技术设备材料。
为此,至少需要10英镑~12天准备。但是斯大林从来没有给他的下属充分准备时间的习惯。在他的不断催促下,朱可夫从8月16日开始对叶利尼亚发动局部攻击。就像诺门坎战场一样,朱可夫在叶利尼亚也用严厉的手段驱使他们的下属在德国炮火下发动重伤进攻。根据1941年8月底上报的一份材料,仅红军第24集团军就有480~600人因恐慌、逃跑等原因被枪杀,但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朱可夫只取得了一些局部进展。8月21日,他向斯大林报告说,他的军队在德国炮火下疲惫不堪,很难消灭叶利尼亚的德国军队。
[img]674142[/img]
朱可夫不得不要求在8月24日停止进攻,并准备在8月25日调整前线后再次战斗。当然,德国人也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据朱可夫介绍,德国人被迫将两名装甲师、一名摩托车化学家和一名摩托车化学旅从叶利尼亚转移到步兵团。朱可夫的说法符合一些事实:德国人确实把第46摩托车化学军管辖的第100、
17装甲师、“帝国”摩托步兵师和“大日耳曼”团相继调离叶利尼亚。此外,博克命令第10位装甲师和“帝国”师撤离罗斯拉夫利和其他地方休息。
然而,8月21日至9月1日,第10装甲师仍有143~150辆可用坦克损失不大(苏德战争开始至9月4日,该师只损失了25辆坦克)。第17装甲师被调到古德里安南下攻击基辅;“大日耳曼在叶利尼亚驻扎到8月18日,后来被第263步兵师取代,然后参加了基辅战役。至于后方休息的“帝国”师,9月2日也被派往基辅参战。
俄罗斯人向博克施加压力,德军是如何部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