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分析
自然地理
朝鲜西南海区的自然地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形复杂,岛屿分散,水道纵横交错,方便海军依靠岛岸隐蔽机动地攻击敌人;第二,潮差大,平均可达10米,这在远东地区是罕见的。当潮水上升时,水势汹涌。退潮时,水位急剧下降,大片浅滩迅速暴露在水面上。如果船不迅速离开,就有搁浅的危险。
[img]674411[/img]
双方兵力
战争开始时,日本水军拥有约300艘船只,到战争结束时已发展到约500艘船只,其中大部分是较小的关闭船只,还有一些较大的安全船只。虽然数量相当大,但结构简单,性能差。装备的武器是枪(即原滑枪)、枪、弓、日刀等。
明朝在朝鲜战场上投入了约4.5万人。其中水师1.3万人,战舰500多艘。战舰种类繁多,有福船、楼船、槽、沙船、苍船、铜绞船、海船、八喇虎等。除弓、弩、刀枪、矛等冷兵器外,战舰武器精良,还有大量的火器,如佛郎机、虎蹲炮等。据史料记载,明军火炮的射程最长可达300米,而日军只有100-200米。
[img]674412[/img]
朝鲜水军兵力约3000人(占朝鲜总兵力的1/4),拥有488艘船,包括80艘船(每艘船80人)、192艘辅助船(每艘船30-60人)和26艘服务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李舜臣创造的“龟船”——这是一艘大型战舰。前为龙头,龙口为枪穴;后为龟尾,尾下也有枪穴。两舷各有6个枪穴,枪穴下有8-10个划船。龟船甲板坚固,机动灵活,攻击防护能力好。日本水军呈秀吉曾说:“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而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强,枪丸俱不能入。我的船遇见了它,都被打破了。由此可见,在李舜臣的领导下,朝鲜水师不仅武备精良,而且训练有素,是一支曾经败过日军的海上强队。
战前部署
明朝水师提督陈林首先得知日军撤退情报,决定在海上阻击日军,并作出相应部署:
一、联军水师主力由古今岛向前推进,前往左水营,老岛以东海面;
二、在左水营建立基地和联合作战指挥所;
第三,用部队占领猫岛(今韩国全罗南路顺天东南),封锁光阳湾(顺天东南),控制露梁津海峡(今韩国庆尚南路西南),切断小西行长率领第三军的退路;
四、以兵力在露梁海峡及以东海域巡逻,监视泗川、南海、固城各地日军的动向。
露梁海战略分析介绍 战前部署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