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和官方对太平天国起义的评价褒贬不一是正常的。每个人的知识和观点都不一样,他们的观点自然也不一样。但如果说太平天国起义是历史进步,那纯粹是一场灾难?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它反抗什么样的朝廷。二是对后来政局的影响。
[img]672556[/img]
1、太平天国反抗什么样的朝廷?如果太平天国反抗什么样的朝廷?我们必须从清末为什么不能真正实施变革开始。我们都知道清末落后,但日本和俄罗斯在同一时期也落后。然而,日本和俄罗斯通过变革变得强大,而清朝却没有。事实上,这与满清政府密切相关。明朝时期,中国的火器并不落后于西方,但在满清时期却直线下降。
这也是因为满清是通过骑射获得的世界,他们对武力的信心来自骑射。如果你告诉他们他们不擅长的领域,比如火器,他们根本打不过你。他们还能保持什么武力的自信?简单来说,如果你不玩火器,你可以玩游牧渔猎民族的骑射。
[img]672557[/img]
在军事上,在政治和思想上都是如此。"剃发易服"、“文字狱”的本质是摧毁汉族的民族信心和精神意志。这样,它就很容易统治了。对于满族和清朝来说,问题不是这个国家变得如何侵蚀和火热,而是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因为它害怕任何变化或进步会导致他们失去对这个国家的控制。
满清是中国的征服者,拒绝汉化。@ “量中华之物力,结国之欢心”、“宁赠友邦,不给家奴”等话语不足为奇。@ 自满清政府成立之日起,就决定它必须限制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直到满清政府踏进棺材,还在做什么“皇室内阁”?
[img]672558[/img]
第二,太平天国对子孙后代的影响。虽然太平天国最终失败了,但它严重动摇了满族统治的基础,使满族政府不得不依靠汉族官员来继续其统治。从那时起,汉族监督开始掌握当地的权力,并在当地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与此同时,长期被满族阉割的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重建民族信心。
[img]672559[/img]
到庚子国乱时期的“东南互保”,南方督抚公然违反清政府的命令,不向外国开战(“这乱命也,粤不奉召”)。辛亥革命后短短两个月,就有15个省宣布离开清政府宣布独立,满清也被迫退出历史舞台。所有这些都对太平天国起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起义,汉人督抚就不会那么容易地掌握地方实权。如果汉人督抚不掌握地方实权,以后辛亥革命时期的满清政府就不会崩溃。
这些都是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观和客观进步。有人将太平天国起义造成的持久战争造成的损失归咎于太平军,并将其妖魔化为邪教。这是不公平的,指责“因饥饿而偷面包”是不道德的。的确,太平军早期是以“跳大神”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然而,我们应该明白,这仍然是一个民智未开的时代。“跳大神”的形式不是太平军的原创,而是当时民间的信仰。太平军只是暂时使用它。恶魔不能被视为邪教。
相比之下,三十年后的义和团运动,甚至一百年后的十年浩劫。太平军早期的“跳神”很容易理解,在太平天国的中后期,“崇拜上帝”逐渐淡化。只有没有政治能力的洪秀全仍然沉迷于“教育事务”(事实上,洪秀全从头到尾都没有真正的政治管理)。事实上,掌握太平天国权力的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洪仁干等都比较开明。太平军虽然在早期摧毁了孔像、孔庙等,但定鼎天京后,不仅开科取士,还开了女科,国家气象焕然一新,可见太平天国只利用而不沉迷于“跳神”。
[img]672560[/img]
的确,太平军以排满为旗帜,在南方一些城市对待满人的手段也比较极端,但南方满人的总数并不多。此外,太平军也没有大规模滥杀平民,而湘军在攻破九江、安庆、甚至南京等地时,都是几天不封刀,任部下抢劫。这些都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根据清末许多文人的文集,天京经湘军洗劫的悲惨局面,沿街有19名老人死尸。他们的孩子还不到两三岁,他们认为这是一出戏。”曾国藩在民间获得了“剃须”的称号。@ 清军和湘军在这场战争中的罪恶实际上远远超过了太平军。
太平天国起义是历史的进步吗?还是纯粹是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