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柏肆之战(公元三九七年二月,北魏拓跋贵帝始四年/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和后燕的决战。
战前背景
公元396年夏天,后燕死于著名国王慕容垂,慕容宝登基。北魏趁着燕新君初立多举不当的机会,拓跋贵率先骑了40万南下,兵分三路。左将军李栗攻打晋阳,慕容农战败,后燕失去了并州之地。慕容宝采纳了慕容林等人的建议,放弃了守关、设防多的方式,退守大城市,坚壁清野。
因此,北魏军队南下就像一条马平川。一个月内,他们先后征服了后燕的汾川和常山,围攻了国都中山。此外,拓跋仪攻打叶城,王健和李栗攻打信都。拓跋贵南下才两个月,后燕全线退役,只剩下中山、叶城、信都三大城市。
[img]672370[/img]
冬天,天气寒冷。北魏是一个鲜卑的游牧民族,没有攻城经验,缺乏攻城器具;后来,燕坚壁清野,全城动员,誓死保卫领土。到397年1月,北魏军队终于征服了信都,开辟了一个大缺口。拓跋贵率领军队继续围攻中山,后燕处于危险之中。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北魏发生了叛乱。拓跋贵决定与后燕和解。慕容宝不允许。他率领军队阻止拓跋贵。
战役过程
在北魏胜利的最后一刻,内部发生了叛乱。@ 将军没根投降,率军偷袭北魏营账。@ 北魏草原各部纷纷叛乱,留守草原的拓跋顺甚至想自称摄政王。在这种情况下,拓跋贵决定与后燕讲和,并以弟弟为人质。慕容宝在拓跋贵面前屡战屡败,却一反常态地拒绝讲和。二月初,北魏军队撤退。慕容宝决定反击。他以宫女和珍宝为赏资,招募了1万多名山野亡命之徒。随后,他征兵全国兵力,步兵12万,骑兵4万,全部开拔到柏肆驻守,并在沱沱河北岸设营,拦阻撤退的北魏军。后燕末年,与国家生存有关的关键战役开始了。
第九天,两军相遇。慕容宝组成了一支敢死队,用最近招募的强盗偷袭魏军大营。他戴着风帽,穿着貂皮盔甲和脚踏筒鹿靴,带着10万军队包围了北魏军。
敢死队冲进魏军营,北魏皇帝拓跋贵在梦中醒来,赤脚逃跑,魏军乱七八糟。跑到账户外的拓跋贵仔细观望,发现这些敢死队突然自杀。盯着看,他们正在抢劫财产。拓跋贵迅速聚集在一起,开始反击。
[img]672371[/img]
面对不利局势,大燕皇帝慕容宝手里拿着10万军队,却站着不动,看着魏军反击。天亮时,拓跋贵率领部众开始向慕容宝大本营发动攻势。经过一夜的激战,燕军士气低落。面对突发事件,慕容宝只有一个应对措施——逃跑。慕容宝身先士卒,带领2万军队一路奔跑,直到安全返回中山城。
在逃跑的路上,慕容宝为了追求速度,果断地让士兵们丢弃武器和盔甲,轻装难逃。在风雪交加的时刻,无数的燕兵冻死,互相踩踏,到处都是尸体。强大的燕国参加了两场决战后,精英们耗尽了。再加上随和的内乱,亡国不远了。
战役影响
魏国后院发生火灾,后燕正在挣扎,只有防守被打败。慕容宝很有可能在回到魏军北部的路上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然而,慕容宝的综合能力有限,指挥不当,不仅没有赢,而且导致超过10万名燕军被俘,燕国的最终力量被扑灭。战争结束时,魏燕的胜负已经分裂。
魏燕柏肆之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介绍其过程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