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十八般武艺”其实就是“十八般武器”,“枪”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img]673168[/img]
枪是古代战场上常见的武器之一,由锋利的刀刃和棍棒组成。
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越,又称“百兵之首”,劈、挡、投、刺作用灵活。
这让我们想起了另一种武器“矛”。
[img]673169[/img]
“枪”和“矛”是很多人心目中的一种武器。
作者在这里用“另一种武器”来形容。事实上,虽然枪和矛看起来有点相似,但它们是两种武器。
如果追溯历史,矛在历史上的出现要比枪早得多,枪是在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众所周知,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用的是“丈八蛇矛”,为什么不说“丈八蛇枪”呢?
一字之差,意思完全变了。
矛头比枪头大,形状扁平,形状怪异,而枪刃多为三角形菱形,多为对称形状。
[img]673170[/img]
两者在外观上并没有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杆的材质。
矛可分为重兵器,多由枣木或精钢等硬物制成,基本无韧性,重量动辄七八十斤。
相反,枪杆不仅韧性极佳,而且使用方便,对用户的臂力要求不大。
[img]673171[/img]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矛逐渐被枪取代,宋朝以后很难再见到矛。
说张飞在三国使矛,赵云使枪完全是两个武器两个概念,千万不要混为一谈,让人开玩笑。
事实上,矛的种类并不多,枪的种类相当繁琐,其中最著名、最著名的是“红流苏枪”。
也就是说,把红流苏绑在枪头和杆子的连接处。如果你认为这只是为了美丽,那就意味着你太年轻了。
将红英绑在枪上,完全能体现古人超然的智慧。
其实这种做法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吸血”。
枪头的菱形杀伤力巨大,相当于放血槽,刺入人体后血流不止。
可以想象,流出的血液会沿着枪头流到枪杆上,然后流到人们的手中。战场上的敌人杀戮不能被忽视。
如果枪杆上沾满了血,会发生什么?
据估计,枪的人连握都握不住,而增加红色流苏的枪只会产生“吸血”的作用,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例如,在快速分裂的同时,枪上的红色流苏也可以遮挡敌人的视线,迷惑敌人。
所谓的300轮战争往往只是一瞬间的胜负,不要低估这个小小的困惑,很有可能扭转战争局面。
战场上不可能面对一个人,士兵们拒绝刺一枪,然后慢慢拔出枪头。
在拔出的过程中,红流苏可以起到“加速”的作用。
被鲜血污染的红色流苏可以加强枪头和杆子之间的连接,使枪头越来越牢固。
一个小小的红色流苏设计能产生这么多的效果,你还能认为它只是为了美丽吗?
古代长枪头上的红流苏有什么用?效果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