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自杀后,明朝宗室南渡,先后建立了多项南明政权。南明的最后一个政权是朱由锤建立的永历政权。永历政权存在了16年,即朱由锤手下最后一位军神李定国。
[img]673147[/img]
李定国出生在陕北的一个贫困家庭。起义后,张献忠收李定国为养子。从此,他跟随张献忠南征北战。十四年来,明崇祯,21岁的李定国乔装成明军士兵,带领二十轻骑连夜奔向襄阳城。明督师大学士杨嗣昌占领襄阳后,储存的10多万军资全部为农民军所得,这场战争也成为张献忠起义军胜利的转折点。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李定国因军功被封为安西将军,负责监管16个军营。他勇敢而足智多谋,在军中以宽容和仁慈而闻名,被称为“小尉迟”或“万人敌”。
张献忠被杀后,大西军陷入混乱。四位将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收拾残兵败将逃往黔滇地区。清军入关后,四将军就大西军的未来进行了讨论。孙可望之所以主张去广东南岭一代,是因为遇到危机可以出海。而李定国则主张帮助南明,收复大明江山。孙、李两人争执不下,李定国拔出战刀自刺,大家立刻拦住,为他包扎伤口。孙可见此,不得不答应李定国的建议,联明抗清。
[img]673148[/img]
后来,永历政权江河日下,都城桂林也被占领,永历帝不得不逃往南宁,依靠大西军抗清。李定国忠君爱国,孙可望却不这么认为。他依靠自己的领土,强迫永历帝封他为“秦王”。李定国为了抗清,也不好和孙可望撕破脸。公元1652年,清朝派南王孔有德和平西王吴三桂两路攻打大西军,李定国率领8万步军和50头战象。在桂林以北的严关,孔有德被象军打败,最后自焚而死。
消息传到首都后,清廷震动,急派敬谨亲王尼堪率军讨伐。没想到尼堪在衡阳也被李定国伏击,被斩在阵前。黄宗羲评论道:“万历戊午以来,名王两败,天下震动,前所未有。”
[img]673149[/img]
后来,孙可以投降清朝出卖大西军,大西军精力充沛。为东山再起,永历帝逃到缅甸,李定国与吴三桂血战磨盘山,计划一举消灭吴三桂军队的主力。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该计划未能完全实施。但即便如此,清军还是死伤惨重,固山额真沙里布当场阵亡。被吴三桂处死后,李定国仰天大哭,临终警告儿子和下属:“宁死在荒野里,也不愿投降!”
大明最后的军神几乎杀死了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