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魏晋南北朝盛产名将,但其名气远低于楚汉、三国、隋唐等时代。主要原因是相关文学影视作品较少。
[img]672386[/img]
想特别提两个人,刘牢之和慕容垂。一个是东晋名将,一个是后燕皇帝,这个时期名将中的名将。而且,他们直接相遇了。
公元385年,前秦遭遇飞水大败后,中国陷入四分五裂。早就心怀不轨的慕容垂,在骗取傅坚的信任后,赶往前燕的故都叶城,打算相应复国。
此时,傅坚的长子傅丕守卫着叶城,对慕容垂非常严格,始终紧紧握住叶城。既然不能忽悠,那就打吧。慕容垂率兵包围叶城。
与此同时,慕容冲正在猛攻长安,傅坚不知所措,不支持傅丕。绝望的傅丕不愿意束手就擒,决定把东晋拉下水,投降东晋,让东晋来接受叶城。
在北方的混乱中,东晋自然不会有利于渔民的机会。他立即派出北府兵的后起之秀刘牢之率领2万人与傅丕见面。战略目的很简单,就是趁乱赢得叶城,无论如何都不能落入慕容垂手中。
血气方刚的刘牢之飙升,在第一场比赛中击败了后燕的黎阳太守刘抚,扫除了外围力量。慕容垂得知这个消息后,不敢忽视,让儿子慕容农继续围城,带领军队与刘牢之作战。
傅丕的防守压力减轻后,立即寻求反击,连夜偷袭慕容农。慕容农早就有了防备,击退了傅丕。傅丕没有在慕容农身上得到便宜,刘牢之也在慕容垂身上受苦,被迫退役黎阳。
赶走刘牢后,慕容垂回到叶城继续围攻傅丕。稍作休息的刘牢之卷土重来,慕容垂再次亲自迎战。这一次,刘牢之占上风,慕容垂向北撤离。
[img]672387[/img]
得势不饶人的刘牢之在通知傅丕之前迅速追赶。傅丕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立即带领兵马跟随刘牢之追赶慕容垂。
在关键时刻,一位著名将军的素质开始显现。慕容垂对下属说:“一旦秦晋合兵,他的实力就会超过我们。如果他们接下来赢了,他们一定会更有士气;如果我们赢了,他们一定会崩溃。他们不同意。现在,他们还没有形成动力。我们应该立即组织反击。”
刘牢之连续追击200英里,抵达五桥泽后,等待慕容垂在这里发动猛烈攻击。措手不及的刘牢之遭遇大败,全军覆没。他是唯一一个逃跑的人。
在这场战斗中,刘牢之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败。如果傅丕没有及时到达,估计慕容垂手里会有一条小命。由于这场大败,刘牢之立即被免职,并被召回北京。
这是两位著名将领之间的直接决斗,更老的慕容笑到了最后。然而,刘牢之毕竟比慕容垂年轻得多,输给著名的老枪并不可耻。
当刘牢之遇到慕容垂时,两人的实力对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