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数据,导航技术倒退了几十年

在明朝,由于一个人的存在,中国很可能成为近代史上的领先大国,这个人就是郑和。

郑和于1421年来到新大陆,比哥伦布早了70多年。可以说,当时成为世界霸主,建立日不落中华帝国的唯一时机就在眼前。当时,中国确实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霸主。郑和的宝船是一艘1500吨的巨型船只,哥伦布一百年后使用的最大船只有100吨。只要郑和的伟大事业能够继续下去,中国人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世界其他许多地方建立巨大的殖民帝国。不幸的是,我们错过了在地球上扩大土地的最佳时机。

[img]672544[/img]

世界海图由郑和绘制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永乐和宣德时期的海上远航活动。第一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七次。由于使团由郑和担任,船队航行到婆罗洲西部(即明朝)西洋
),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聚集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驻扎在福建长乐太平港伺风开洋
,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参观了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拉、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舶和海员最多、时间最长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发现的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海上探险系列
。郑和七次下两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从航海中获得的信息和航海技术也使中国成为当时海上的绝对霸主。

当时,永乐帝和大臣们都没有从郑和的描述中想到巨大的商业利益。当然,由于当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明朝的王孙大臣自然没有动力去海外捞世界。相反,当时欧洲国家的君主都梦想着在东方开辟一条新的航线,带来很多财富,非常支持航海。然而,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一直有出海的传统。当时,民间海上贸易也相当繁荣。因此,如果能够支持航海事业,中国人民完全有可能在美国建立殖民地。

然而,由于日本日本海盗开始骚扰中国沿海地区,明朝禁止人们出海,明朝太祖多次禁止出海。洪武四年(1371年)12月宣布“仍禁止濒海人民私下出海”。洪武十四年(1381年)宣布“林示濒海人民私下教育外国国家”。

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禁民海捕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十月,诏户部“申严外番交通禁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月,甚至下令“禁民用番香、番货”。明太祖制定法律,对违禁者和私行放禁的滨海军卫官兵处以严惩。明太祖的海禁严重打击了唐、宋、元以来的海外贸易。到永乐时,明成祖宣布:“不允许沿海军民等私下外国交通,遵洪武事例被禁止。“小海盗甚至让被称为最强大的明帝国签署这样的命令,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从未见过。从这个角度来看,明朝的外强中干极其保守。

就这样,由于国家海禁,当时中国仍然是最领先的航海事业被扼杀,中华日不落帝国成了泡影。更重要的问题是,明清两朝禁止人们出海,不像汉唐和西部国家,所以在陆地和海洋关闭,形成封闭状态,因为当时欧洲现代科学逐渐开始,中国失去了及时获得最新技术知识的机会,直到炮火打开,损失很大。

郑和死后,连国家的航海事业都停止了。之后发生的事情是对民族利益的令人发指的损害。

以兵部侍郎刘大夏为主的官员主张停止航海活动,因为航海太贵,对人民负担太重。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郑和下西洋航海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向其他国家展示中国的威仪,这是非常昂贵的。然而,他们没有看到航海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反,南宋的赵构做得很好。他是历史上最支持海上贸易的皇帝。原因是每年都有太多的新年硬币需要交给金国,所以他只能找到赚更多钱的方法。

[img]672545[/img]

事实上,刘大夏这样做的意义更深的是为了防止宦官变得更强大,但从郑和这样一个罕见的宦官开始,也可以看出这些人的视力很短。据说刘大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官员,也非常关注人民的痛苦。然而,这个人真的被八股文毒害得太深,目光短浅。他实际上做了一些人与神共愤的事情。他从宫殿里偷走了郑和几十年来积累的所有技术资料,并把它们全部烧掉。这种极其愚蠢的做法堪比焚书坑儒的秦始皇,使得明朝的航海技术倒退了几十年。因为这是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关键几十年,刘朝夏的做法可以说改变了历史。

从此,中国成为古代海上霸主的梦想,终究只是梦想。


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数据,导航技术倒退了几十年刘大夏烧毁了郑和下西洋的数据,导航技术倒退了几十年

,,,,,,,,

  • 为什麽秦始皇要在墓地里放很多水银?
  •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去世后,社会上...

  • 郑和7次下西洋每次去的意义都是一样吗?
  • 郑和出生于1371年,那时中国正处于明朝时期,郑和就成了这一时期出色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得到了明成祖的信赖,郑和被任命下西...

  • 郑和下西洋 看看郑和七次下西洋经过的地方。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那么郑和下西...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意义
  •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中国明代航海...

  • 赵高怎么把死去的秦始皇送回咸阳?
  • 赵高是怎么把死去的秦始皇送回咸阳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没人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五次巡逻死后,赵构等人为了掩人...

  • 郑和简介 明朝永乐时期,官监太监三宝郑和生平
  • 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宝山乡知代村人回族,原名马名和,小名三宝。中国明代航海家、外交官和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