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内战是指1975-1990年以部落或地区为基础的政治武装集团之间的武装冲突,
乍得全国和解会议第一至第四次会议在非洲统一组织的调解下召开,11个派别达成和解协议,形成团结过渡政府。
战争背景
1965年爆发的乍得反政府武装暴动被法国军队镇压失败后,反政府武装斗争从未停止。1975年4月,乍得发生军事政变,成立了费利克斯·马卢姆(出生于1932年)领导的军事委员会,费利克斯·马卢姆代表了原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南方部落的利益。马卢姆执政后,提出了民族和解的口号,主张谈判解决内战问题。
[img]673178[/img]
1976年下半年,北方武装部队领导人侯赛因·哈布雷(出生于1942年)同意与马卢姆政权接触,但组织前领导人古库尼·韦戴(Goukouni
Oueddi,出生于1944年)反对,两人遂告分裂。1978年1月,马卢姆政府与哈布雷达成和解协议,8月形成“全国民族团结政府”。古库尼以“民阵”临时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带领其部队与北方各派重新联合,于1978年3月组成“人民武装部队”,向政府军发起大规模进攻,占领了两分之一的土地,距首都恩贾梅纳仅300公里。乍得政府军在法国军队的干预下,阻止了“人民武装部队”的进步。
[img]673179[/img]
1979年2月,在“全国民族团结政府”内部,马卢姆与哈布雷发生武装冲突,“人民武装部队”乘机进攻首都。以宪兵司令卡穆格为首的“乍得武装部队”约3000人被迫退役南方。1979年3月、4月、8月、11月,在非洲统一组织的调解下,举行了乍得全国和解会议第一至第四次会议,11个派系达成和解协议,形成团结过渡政府。
乍得内战发生在什么背景下? 乍得内战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