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武术有两种,一种是高宗时期的“制举”,专门选拔军事将领;另一种是武则天时期开始的“贡献”,为所有人选拔武士。虽然与文举相比,它的重要性不如文举,武举的地位也不如文举的进士,但它也为武术家进入官员提供了一个跳板。那么,唐代的武术考试应该参加什么呢?
1、射箭
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射箭。唐朝也不例外。武制举要考“平射”、“筒射”,这两种射箭考试。
射箭考试中使用的目标称为“长堆”,是一个直径9米的巨型布局目标。目标有五圈,中间一圈直径1.8米,第二圈直径3.6米,第三圈直径5.4米,第四圈直径7.2米,第五圈直径9米,射程约157.5米。
平射的要求是箭的弹道是直的,抛物线不能太大。
筒射特殊。使用的箭只有一英尺长,合30厘米。这样的长度是不可能填满弓的(三桂我身高1.75米,用的箭至少80厘米)。所以要用“筒”,也就是从中间纵向劈开的半片竹子,用绳子绑在右手腕上,作为短箭发射时的轨道。
武术因为侧重文化考试,对武术的要求没那么高,所以平射和筒射只要十箭射中三箭这9米的巨型靶,就算过去了。
[img]672139[/img]
武贡举平射需要两场比赛。第一场比赛要求连续射30箭,每箭射3环以内。第二场比赛是得分比赛。每人10箭,中间5环10箭是第一等;8箭中五环,2箭在二环以内是第二等;10箭不出三环就是第三等;10箭不出四环就是第四等。
平射筒射击后,有马射,目标尺寸只有15厘米长,9厘米宽,弓29.3公斤,步射,距离20米,向盔甲射箭。确保尽快射箭,并确保射穿盔甲。
[img]672140[/img]
2、骑枪
把四个娃娃放在两堵土墙上,每边两个。每个娃娃头上都有一块7.5厘米长的木片。考生需要使用一支长5.4米、直径4.5厘米的超长枪,骑马冲过两堵土墙中间,撞倒两边娃娃头上的木片。娃娃不能倒下。三块以上为一等,两块为二等,一块或不是三等。
[img]672141[/img]
3、力量
臂力:用一根长5.1米、直径10.5厘米的粗杆子举十次。举起后,你应该能够握住离杆底只有一英尺的位置,把杆子举起来。
负重:身体负重400斤,走20步。
李元霸,唐朝大力士
4、外貌及智力
无论是文举还是武术,朝廷都更关心官员的外表,不仅要看脸,身高超过1.8米才能被称为优越。在智力方面,考官主要会问几个问题,如果口头清晰,思维清晰,就是优越的。
郭子仪,唐朝将军
武举制度为朝廷吸引人才提供了渠道,特别是对民间子女,他们可以通过武举进入官场,忠于国家。
唐代的武举制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