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系年》第二章:“曾经是降西戎攻幽王,幽王和伯盘灭亡,周乃亡。邦君诸正是立幽王之弟于臣于郭,是携惠王。成立二十年后,晋文侯仇杀惠王于郭。周亡(无)王九年,邦君诸侯从不朝周,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于京师。”
[img]671234[/img]
犬戎灭西周
《竹书纪年》和清华简《系年》相隔年相继问世,让人们确认了西周灭亡后“两王并立”的历史。虽然周平王在西周灭亡时年轻,但他所在的西申国政治集团杀死了周幽王,并与军狄异族合流,必然被周王国的残余势力所排斥。@ 只有在渭河平原之外,周王国下的“邦君诸正”才会另立一王,与西申国政治集团作战。从这个角度来说,“邦君诸正”所拥立的携惠王是周王室的正统,周平王只是杀父的叛逆。
然而,历史的发展被视为“叛逆”的周平王最终继承了周王的祭祀,而携惠王慢慢被孤立,后来被晋文侯杀害——为什么周王国下的诸侯背叛了携惠王?
在几位与周平王东迁关系密切的诸侯中,郑国在被动产生了与周平王联合扩大领土的想法(详见我的头条文章《春秋小霸崛起:以诸侯献血开路,从荥阳到偃师!》);秦国事先被西申国和西戎绑架,被迫在犬戎灭西周战役中中中立(详见我的头条文章《秦川崛起八百里之谜:犬戎灭西周时,秦人是帮助幽王还是反幽王?》);但是晋国为什么呢?
为什么晋国在天下诸侯举棋未定的时候率先拥立周平王?甚至为周平王杀死中原诸侯拥立的携惠王?
二
晋国的历史与周王室有着深厚的渊源。
《史记·晋世家》说:成王和叔虞戏,把桐叶切成贵以和叔虞,说:“以此封若”。史匿请选择日立叔虞。成王说:“我和它一起玩。”。史匿说:“天子无戏言,言则史言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他把叔虞封在唐朝。
叔禹被封在唐朝时,为了帮助他拓展领土,周天子给了他“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人才来帮助建国;他还给了他“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卖洗钟”等宝藏,鼓励他继承祖先的荣耀,在晋国开创事业。
作为成王兄弟,叔虞也极其忠诚,不仅在山西戎狄杂居的环境中站稳了脚跟,为周王室守住了北方边境,还多次帮助王室。青铜器铭文记载:“晋公(定公)说:‘我皇帝唐公,受大命,影响武王,谢白蛮,广司四方,至于大廷,不来王……”。位于山东半岛的古国名大庭,即大庭。唐叔虞奉命征伐蛮夷,一直远征山东半岛,让蛮夷莫不顺服,可见晋国祖上拱卫王室的功劳!
在周厉王时代,晋人再次远征山东,帮助周王室征服淮夷。"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乏夙夷。晋侯苏折首百又二,执讯二三夫。....晋侯率厥亚旅、小子或人先,陷入,折首百,执讯十又一夫。王志淖(音闹)列,夷出奔。王令晋侯苏率领大室小臣、车仆从,述(遂)逐之。晋侯折首百又一十,执讯二夫;大室小臣,车仆折首百又五十,执讯六十夫。....王亲、晋侯苏昌(音巨唱)一个,弓矢百,马四匹……”(晋侯苏钟)
[img]671235[/img]
晋国在宣王时期依然忠于自己的职责。《史记·晋家》:“(晋穆侯)七年,伐条,生太子仇;十年,伐千亩,有功,生少子,称为成师。晋人师服说:“异哉,君之命子也!太子说仇,敌人也是。少子说成师,成师大号,成之者也。名字,自命也;物,自定也。今天适名反逆,后晋其能不乱“晋国伐条之战和千亩之战都是为周王室而战。因此,晋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晋国后世内乱的根源始于这两场战斗。
从西周初到西周晚期,周王室始终把晋国视为股肱,晋国始终忠于周王室。为什么晋国在西周一灭亡,就放弃了西申灭西周的大仇,转而加入西申,成立周平王?
三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周王室陷入最艰难的岁月时,一个曾经最忠诚的诸侯国突然率先背叛,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西周灭亡后,晋文侯拥立周平王,但晋文侯对周王室的不满,一定是在西周灭亡前埋下的。
《史记·晋世家》记载:二十七年,穆侯卒,弟弟自立,王子仇出奔。
[img]671236[/img]
晋穆侯二十七年,即公元前年,即周宣王四十三年。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宣王今年杀害了大臣杜伯。杜伯被宣王后宫小妾诬告,被周宣王误杀。(《太平广记·报应十八》)史书记载了宣王无辜杀杜伯的事件,以证明周宣王晚年失政。不得不说,周宣王晚年失政,确实有其困难。晚年宣王政府外战多次大败;在千亩之战中,连宣王本人都差点丧命。周王畿形势的突然恶化,让宣王急于在“太原料民”中与各大“农民”打擂台,要兵源,整天忙得不可开交。这时,宫内小妾突然来诬告杜伯贪美,想欺负她,宣王哪里还能分清真假?@ 正心烦躁的周宣王,一怒之下就杀了杜伯!误杀杜伯,从此成了周宣王心中一道绕不过的坎。
晋国战叔自立后,王子仇出奔——他能“奔”到哪里去?
鉴于周王室与晋国的密切关系,姬仇很可能会去周王室,希望周王室能为他主持正义。大叔的自力更生显然不符合西周“立法立长”的宗法制度。更何况晋穆侯活着的时候,为周王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再怎么说也不能让英雄的儿子失去继承权。
然而,从周宣王的角度来看,外部荣迪此刻是一个大问题。他根本不在乎晋国的继承权。更重要的是,无辜杀死杜伯后,周宣王整天幻觉不断。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杜伯的鬼魂。他在哪里有精力处理政治事务?三年后,周宣王死于心力衰竭,再也无法帮助姬仇解决这个问题。
周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这时,周幽王才十三岁,还不知道世事。等了三四年的姬仇完全绝望了:周皇室,已经不能再依靠了!
《史记·晋家》:“(晋战叔叔)四年来,穆侯王子带领他徒袭战叔,为文侯。”既然“组织”不可靠,姬仇只能靠自己。他赶回晋国,直接杀了叔叔,夺回了君位!
君位被抢回,但姬仇和周王室的心却疏远了。
不知周幽王为对付西申国而在太室召集世界诸侯盟会时,晋文侯姬仇还会参加吗?
四
时光飞逝,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周王国天下沧桑。
西申联合犬荣占领了整个渭河平原,周人纷纷逃往萧山以东。西申国势力支持周平王为西部国王,而中原诸侯则支持幽王兄弟于臣为东郭国王,与西申国作战。
然而,携惠王政权在被诸侯拥立不到两三年后就失去了人心。
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先后与平王政权联盟的郑国先后吞并了快国、东郭、严国、胡国等洛邑周边小国,占据了中原从各个方向到洛邑的交通要道,等待周平王从西申接入洛邑的合适时机。如此明目张胆地勾引外敌,那些传统的中原大国,如卫国、宋国、齐国等,都站在一旁打酱油,沉默不语。
看到这种情况,晋文侯彻底明白了世界变了。周王室的存在对世界诸侯来说并不重要。乱世中,什么尊王闹夷,什么正统和非正统都成了废话,浑水摸鱼,利用这个机会,才是王道——大胆、饿死、胆小!长期对周王室失去信心的晋文侯,突然想通了自己该怎么办。
公元前年,晋文侯毅然走进渭河平原,径直走向渭河平原西北,踏入西申国。在西申国,他遇到了成年人周平王姬一臼,恭敬敬地跪了下来。
为什么晋文侯拥立了周平王,杀死了代表正统的携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