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之乱是东周战国时期燕国(公元前320-公元前314年)的一场动乱。燕国在当时的国家中相对较弱。燕王死了,儿子被杀了,土地被齐国和中山国打破,几乎死了。赵国想吞并中山国,但不希望燕国破灭。赵武灵王看到燕国没有王,就邀请了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赵,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这就是燕赵王
。
发生背景
子之之乱指国相子与燕太子平之间争夺王权的内乱。
东周战国时期,燕易王迅(公元前333-314年在位)崇信儒家禅让理论。在苏代和鹿毛寿的鼓励下(公元前316年),大集群臣、废太子姬平,禅位于国相之子,反北称臣,出居其他宫殿。易王迅还收回了工资在300石以上的官印,让子之重新任命各级官员,从而真正行使国王的权力。
[img]671818[/img]
将军市不服,乃帅总部攻打子之,奋战十多天,伤亡数万人。城市被转攻太子姬平。子之以平叛为由战胜并杀死市被,并下令抓获太子姬平。姬平的微服逃到了无尽的山上,他的弟弟姬职流亡韩国。这一次,在燕国乱达数月后,司马迁·史记·燕召公家族:因构难几个月,死者数万人,人民恐惧,人民离志。
齐宣王(公元前350-301年)听说燕国大乱,便以讨伐子匡扶正义的旗号发兵攻燕。燕国臣民因为讨厌儿子篡位,对齐的进攻不但没有抵抗,反而欢迎城门大开夹道,@ 齐军迅速攻占燕国都城。燕易王迅上吊自杀,子之被捕后押解齐国处以(音h)ǎi,剁成肉酱)刑。在齐军摧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与此同时,中山国也乘机攻占了数十座燕国城,燕国几乎亡国。
遥想当年燕国始祖石(音shiii)ˋ),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召公,与周公旦、太公姜尚排名三公,被封在北燕(领地在来水县),但留辅周室未去。石派其长子堇到燕地任候爵,堇把都城建在董家林村(今北京房山琉璃河)。燕桓公元年(公元前697年)将都城迁徙至临易(今容城县古贤村),以避免山戎入侵。燕庄公27年(公元前664年),山戎大举入侵,燕向齐国求助。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帅兵亲自打败山戎的旗号。燕襄公元年(公元前657年),才能将首都北迁至蓟城(今北京旧外城西南)。到战国燕后文公时,都城再次南迁临易。后文公去世(公元前333年),王子继位为燕易王。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二十九年,文公卒,王子立,是易王。
子之乱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它的历史背景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