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是一个超级乱世,伴随着动荡的局面,是奇人异士的不断出现。在这些人中,有一个女王的经历足够传奇,但作为六宫之主,她愿意让别人掌权,而她愿意成为一个“店主”。然而,女王的结局非常悲惨,她被义子强迫自焚。经历过曲折的女人是后唐和吴宪皇后曹。
正史上关于曹氏的资料奇缺,生年、籍贯、背景等都不清楚。但根据晋王李克用的妻子也姓曹(贞节皇后,庄宗李的生母),李思源是李克用养子的事实。笔者大胆推测,曹氏很可能是贞节皇后的族人。曹氏嫁给李思源后,至少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即永宁公主李氏,后来晋开国皇后。
李思远的妻子夏(赵毅女王)早逝。明朝即位后,选择哪个妃子为女王成了他面前的一个大问题。如果按照门的顺序,曹淑妃应该领导后宫(根据五代会议记录,曹已经被授予公主)。然而,曹通常胆小,不喜欢出现,所以他以身体疾病为由反复拒绝,并要求宠物妾王成为女王。
[img]671892[/img]
出乎意料的是,王氏是一个负责任、守规矩的人,一再拒绝曹淑妃的善意,以至尊不能轻易让步为由,坚持让她成为女王,李思源别无选择,只能同意。长兴元年(930年),李嗣源正式将曹淑妃封为皇后,同时将王氏封为淑妃。从那以后,曹氏虽然名义上是皇后,但基本上不理事,六宫事务完全由王淑妃管理。幸运的是,曹皇后与王淑妃相处融洽,后宫气氛十分和谐。
明朝即位,议立皇后,曹氏当立,曹氏称王氏说:“我素多病,性不耐烦,妹妹当代我。”王氏说:“后来,皇帝也是至高无上的,谁敢做呢!”乃立曹氏为皇后,王氏为淑妃。妃事皇后也很谨慎...女王的心也是一种爱。然宫里的事,都是主于妃。见《新五代史·卷十五》。
曹皇后没有儿子,所以她把夏生的两个儿子李从荣和李从厚收养为养子,把李思远的养子李从可当作自己的儿子,这受到了王子们的高度尊重。明朝死后,李从厚皇帝继位(李从荣因谋反被杀,因此不能登基),曹皇后在应顺元年(934)闰正月晋升为太后。
李从厚就位时只有20岁。由于缺乏治国经验,他让朱宏昭和冯云辅助政府拥有一个有功的枢密。为了专攻政治,他们鼓励皇帝将李从可和河东节度转移到其他附属城镇,并借此机会根除他们的势力。皇帝认为这是合理的,所以他按计划行事,但结果引起了李从可的叛乱。
李从可出兵后,迅速击败前来征服的朝廷军队,然后向东挥手。仅用了三个月就攻入洛阳,在应顺元年(934年)4月夺得了干弟弟的王位。在李从可进入洛阳之前,奉命前来“勤王”的石敬堂将流亡途中的皇帝拘留在卫州,很快在李从可的指示下杀害了李从厚。
在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中,曹太后无法干预。幸运的是,李从可上台后对她给予了极大的优惠待遇。在流了几滴眼泪后,太后开始继续过着高尚的生活。她没想到的是,当现在的重大变化来临时,她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img]671893[/img]
李从克登基后,由于害怕石敬堂的势力,他采取了与李从厚相同的手段,强行任命他为运州的节度使者,并命令他立即上任。石敬堂看到李从克明明想除掉他,决定造反,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互相称臣为代价,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求助,被后者欣然接受。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石敬琏在太原正式起兵造反,并在团柏谷一战中对朝廷军队造成重创。十一月,在契丹的支持下,石敬堂自称皇帝,建立后晋政权,随后率军南下。同年年底,后晋和契丹联军攻占洛阳。最后一位皇帝李从克因不愿投降而受辱,于是带着刘皇后、曹太后、王子李成美等人自焚而死(“辛思辰时,皇帝和曹太后在元武楼自焚。见《旧五代史·卷四十八》)。
作者大胆推测,作为石敬堂的岳母,曹太后有100个理由不自杀,但她最终走进火堆,很可能受到最后一位皇帝的胁迫。曹的生活很低调,但最终结局如此悲惨,真的很尴尬。石敬堂进入洛阳后,派人找到曹太后的骨头,然后命令罢工三天,举行盛大的哀悼仪式。五年(940年)后,石敬堂追求曹为和武宪皇后。
五代最低调的皇后晚年被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