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战后解决英属印度帝国殖民问题的“蒙巴顿计划”,独立之初的巴基斯坦比现在大得多。当时印度右侧还有一个叫“东巴基斯坦”的大飞地。
然而,飞地在1972年独立,成为今天的孟加拉国。至于“东巴基斯坦”为什么要脱离“祖国”的独立,除了巴基斯坦中央政府未能处理东西两地的资源分配问题外,东西方之间的区域矛盾是不可调节的。
巴基斯坦的邻国印度“做出了巨大贡献”。1971年3月,作为“不结盟运动”的领头羊,印度抛开了“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共识。
印度政府授权印度政府以国家议会决议的形式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孟加拉国”。为了履行议会决议,印度军方不仅加强了巴印边境线的武装力量,还制定了“解放孟加拉国”的作战计划。
1971年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军队在西巴和印度边境发动猛烈攻击,看到印度对自己内政干涉如此“理直气壮”,想着打印度人的嚣张气焰,警告自己不要管内政。
[img]670832[/img]
面对巴基斯坦的打击,印度高管在多次会议后认定“无法忍受”,因此迅速制定了印度军队作战的总体原则,重点消除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在东巴基斯坦的驻军。
帮助那些反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建立孟加拉国的人。为了分裂巴基斯坦,至于西方,印度政府命令当地驻军严格防守,等待王师赢得东巴基斯坦,特别强调军队不得擅自进攻。
12月11日,印度在东线的全面进攻拉开帷幕。印度7师的军队,12个中队200多架战斗机的空军,由约17万人组成的庞大“远征军”,以东巴基斯坦首都达卡为目标。
巴基斯坦当时表示,这是对印度的“主权入侵”,而印度则声称“这是解放”。在苏联和美国联合举行的调解谈判中,双方以上立场争吵不可开交。
[img]670833[/img]
至于实际情况,战场上的印度将军可能没有选择被巴基斯坦武装成巨大碉堡的达卡城,因为他们不想过度伤害自己。他们选择围攻而不攻杀你。
12月15日,印度军队从上到下靠近达卡城,堵塞了周围的水,任何进出达卡的通道都被堵塞。在围城期间,印度除了向达卡城倾泻炮弹外,还向达卡城倾泻炮弹,使达卡城守军意识到自己非常危险。
然后是各种舆论攻势。当时印度来东巴基斯坦是“解放天使”,不是侵略者的传单,整个达卡城都是分散的。巴中央驻军想到了孤立的现实,城市希望建立孟加拉国的骚动。
为了防止达卡在漫长的围困岁月中内乱,让普通人遭受不必要的伤害,巴中央驻军于16日打开大门,向印度军队投降。此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于1972年1月正式成立。
1971年印巴战争:东巴基斯坦宣布投降巴基斯坦领土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