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这个名字是相对的元四家而来。由于他们都是南直隶苏州府人,他们活跃在今天的苏州(又称苏州府人)吴门)区域,又称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自沈周以来,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基本上被认为是继承元四家文人画传统的下一个系统。自晚明以来,它已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特别是在山水画的一部分。吴门四家中的沈周和文征明是吴派文人画最突出的代表。他们的绘画创作主要是风景。无论是优雅的绿色,还是沉雄、文秀的水墨画,大多描写江南风光和文人园林。他们用三位一体的诗、书、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山水画以水墨画和水墨画的浅色着色引人注目,有两种厚度。吴门四家唐寅和仇英分别代表吴门四家的另外两种类型:唐寅修养广博,诗书画俱佳,自称江南第一才子。他经验丰富,入世深厚,所以题材范围广,古今皆能,不拘一格;仇英文化修养不博,专画传统题材,但抄古功底深厚,特别擅长工笔重彩的人物和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拘。
[img]670249[/img]
沈周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石田、白石翁、玉田生、竹居主人、明代画家、吴门画派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82岁(虚83岁)。明代中期文人画不应科举、专题诗文、书画吴派创始人,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至1524年1月7日)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
30岁时,他进入北京参加会议,因涉及会议试泄而被解雇。他的妻子再婚了,他的生活坎坷不平。后来,他游历了著名的山川,以卖文字和绘画而闻名。
早年,我和沈周、周臣一起学习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合了南北画派,笔墨细腻,布局疏朗,风格优雅。人物画家继承了唐代的传统,色彩艳丽典雅,姿态优美,造型准确;也是一个工作写意人物,简洁有趣。它的花鸟画比水墨画写意更长,洒脱。书法奇异帅气,取法赵孟福。
诗中与朱允明、文正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婉扇图》、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有“枯茶图”等绘画。
文徵明
文正明(1470年11月28日至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正明。从四十二岁开始,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人(今江苏苏州)。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到翰林待诏,私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虚而耿介,宁王朱晨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岁贡生推荐试官部,授翰林待诏。他没有权贵,特别拒绝为藩王、中官画画,即使他回到了家乡。四方人求诗文书画家,络绎道路。明代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岁。还有《甫田集》。
[img]670250[/img]
文正明的书画造诣极其全面,诗、文、书、画都很精,人称为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学是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朱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诗文吴中四才子。在绘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1470.11.28-1559..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从四十二岁开始,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到翰林待诏,私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虚而耿介,宁王朱晨豪因为崇拜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去。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其全面,诗、文、书、画都不精,人称为四绝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歌中,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明四家是谁?四位名明代画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