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揭秘:曾国文明程度高,是如何灭亡的?

扑朔迷离的“曾随之谜”

自从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以来,“曾”字开始与随州的历史有关,所有的历史资料都只说“随”国不提曾国;到目前为止,出土的文物都刻着一个“曾”字,而不是一个字。更令人费解的是,历史上有两个曾国和随国。

除了著名的姬姓随国和曾国,有趣的是,这个地方历史上还有一个姜姓随国和曾国。《元姓汇编》《随》引用了《风俗通》云:“炎帝随侯之后。”《路史.国名纪甲》也叫“随侯,炎裔”,是“姜姓”。

虽然文献没有明确说明炎帝后姜姓随国的地区,但立国时间与汉东另一个姜姓国家李(今随县李山)相当,可能早于商代。

巧合的是,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也有一个曾国,地域也在汉东。据说这个曾国是夏禹之后,于伐三苗时定居在枣走廊,成为土著。

商中期后,它成为商部落的方国,毗邻恶(鄂)国。曾国最早出现在殷王武丁南征虎方的卜辞中。卜辞《连续》载:B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乙未卜,贞:立事〔于南〕,右比我,〔中〕比舆(举),左比〔曾〕。十二月。”

这两个卜辞是指商王武丁在我、举、曾三国的配合下,率领右、中、左三军征伐荆楚。这个卜辞曾国是上述文献中的“炎裔”、“姜姓”之曾,也就是说,这和姬姓“曾随合一”一样,是另一个姜姓“曾随合一”。

曾国玉闻名于世

▲春秋中期。1981年出土了擂鼓墩2号墓。外距长16.5 内距长9.2 中部宽3.7 厚0.6。现藏随州博物馆

[img]670210[/img]

▲春秋中期。1981年,鼓墩2号墓出土。外径3.5~6.6。现藏随州博物馆

[img]670211[/img]

▲春秋晚期,1995年收集了直径2.0的云阳鲢鱼嘴,现藏随州博物馆

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怎么灭亡?

西周时期是贵族社会,贵族创造文明,享受文明。随国拥有战略资源——铜矿,将青铜文明发展到极致。随国生产发达,文化先进,军事实力雄厚。但是,高度的文明成就完全被贵族所垄断,被贵族所享有。当统治阶级沉迷于追求奢侈品时,文明往往会走向它的对立面。不想进取,不想改变,不想扩张,无论文明程度有多高,也无法逃脱虎狼时代被吃掉的厄运。

随国有邻居叫楚国,西周时期被视为南蛮,春秋早期不被认可。这个“艰苦奋斗,以启山林”的蛮国,代代相传,努力向中原扩张。楚武王三次攻打都没有成功,公元前690年第三次攻打。楚武王死后,楚军不得不退役。此后,楚人绕过随国的锋芒,转而攻占随国周边的小国,迫使随国逐渐向随枣走廊腹地退让收缩,并择地迁都。

春秋中期后,形成了“五霸”的政治格局,楚已经完全控制了周边邻国,完成了对枣走廊的战略包围。随国不得不抵抗楚,成为楚的战略联盟。公元前506年,吴占领楚都,楚昭王避难而随。他不仅保护了楚王,还配合秦军帮助他还都。

战国时期到来后,国际形势变得更加残酷,并购战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随国最终无法逃脱被楚人摧毁的命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其历史只能留给后人。后来,楚国的灭亡重复了随国的道路。


揭秘:曾国文明程度高,是如何灭亡的?揭秘:曾国文明程度高,是如何灭亡的?

,,,,,,,

  • 勾践卧薪尝胆了多少年?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 勾践大家都熟悉的不得了,卧薪尝胆啊,打入敌营啊,隐忍不屈啊,多能耐啊。猪狗不如的日子过了十年啊,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了十...

  • 吴王阖闾:春秋第一奸雄 带领吴国步入一个新纪元
  • 楚庄王之后,春秋近百年没有霸主出现。吴王阖闾的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中原诸侯争霸的正规途径,这是,他太阴狠了。说起来,吴...

  • 揭秘:商圣范蠡师承何方?以及一生命运如何
  • 范蠡的老师是计然,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大家,传其本名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无所不通。计然收下布衣范蠡为徒,授...

  •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他 为何落得被赐死的结局?
  •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出了昭...

  • 揭秘:要离是刺客吗?要离为何要刺杀庆忌
  • 刺客要离是春秋时期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传言刺客要离家里住在今无锡鸿山的背面,主要是以打渔为生的,要离身高矮小...

  • 解密:为什么伍子胥能继续为吴王效力,吴王一直在食言?
  • 伍子胥在吴国苦苦挣扎了八年。现在,他还没有实施报复计划,两个大敌人楚平王和费无极已经死了,永远切断了他的复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