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是南唐五代画家,南派山水画的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人物,擅长画山水、兼职人物、动物。据《画鉴》记载:董源山水有两种:同样的水墨画,疏林远树,平远深邃,山石麻木;同样的颜色,很少有文字,颜色很浓,人物多用红青衣服,人脸上也有粉素。两者都是好作品。
[img]670462[/img]
景观初学者荆浩,后来以真实的江南风光为主题。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创造了麻皮般的纹理方法披麻皴。水墨山水是董源作品中最原创、最有成就的,用麻纹和苔藓法来表达江南地区的自然。山形多为长江中下游丘陵,与荆浩雄伟的北方山形成鲜明对比。有《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溪岸图》、《平林山色图卷》等。
董源的著名作品《潇湘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代表作,描绘了湘湖地区的风景。原董其昌、袁舒等,后来进入清宫收藏,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家在渲染时留下了一点空白,创造了一种迷雾的感觉。其中点缀着渔船,为寂静而深邃的森林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这幅画被画史视为南派山水开山之作。
《夏山图》是董源后期的变体作品,画面气势辽阔,笔浓淡相间,与《潇湘图》相间、《夏景山口待渡图》也是其传世的三大名迹。这幅画描江南夏季郊游的景色。《夏山图》是董源画艺火爆、精力充沛时的杰作,在董源所有的山水画中,《夏山图》卷是最具董源风格的杰作。拖尾有明代董其昌的长跋,定为董源画卷,隔水绫上有夏山图神品董北苑的题跋。
《夏景山口待渡图》被认为是东源江南风格的典型作品之一,现藏辽宁省博物馆。作者选择了江南渡口的风景,河水蜿蜒而过,隐藏在群山中。使山体结构变化无穷,洗去了山形概念化的弊端。它与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潇湘图》在绘画方法和风格上相当相似,尺寸完全相同。
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东源作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