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建州女真崛起,开始虎视眈眈,不断攻城攻地辽东。在出兵抵抗的过程中,明朝法院发现,在衰落的明军制度下,传统的明军远非八旗兵的对手,屡战屡败。从痛苦中吸取教训后,孙承宗、袁崇焕等一批有识之士开始有意识地把提高军队战斗力、建立一支能与清军抗衡的军队作为首要任务。
名边帅、军事家孙承宗大力倡导,亲自组建了明朝边防军最精锐的部分——关宁军。五年来,努尔哈赤厌倦了应对东江毛文龙的骚扰,没有时间南顾。孙承宗抓住机会果断行动,用手中的关宁军对满洲八旗进行了突击。这是明末战史上罕见的举动。明军大部分时间都退缩在城堡后面,对抗清军,很少主动出击。
8月,在马世龙、先锋李承先、鲁之甲的带领下,约700名关宁军骑兵和约800名枪手于25日渡过柳河,前往满洲控制的耀州城。选择这个目标是获得可靠的信息。耀州只有少数八旗兵驻扎,大约有300人。孙承宗想用绝对优势的力量一举破城,鼓舞士气,测试关宁军的战斗力。
二十八日,李承先和鲁之甲带领军兵悄悄来到耀州城下,准备出其不意地发动突袭。不料,城内守军事先得到消息,早已做好了准备。城头烽火突起,八旗兵在城头和城下占据有利地形,向关宁军开枪射箭。关宁军见中埋伏,顿时大乱,将官兵四散奔逃。先锋李承先手持火枪杀死了几名敌兵,却深陷河边淤泥,被八旗兵砍死。鲁之甲受伤后见势不好,投水自尽。
这是关宁军成军以来第一次主动攻打八旗军,结果令人失望。关宁军具有军事优势,面对弱势敌兵,一经接触就陷入混乱,死亡严重。将军全部死亡,士兵伤亡一半以上,马匹损失600多匹,枪支设备损失不计算。从那时起,明军几乎放弃了主动与八旗兵进行野战的战术,改为坚城。
[img]669197[/img]
柳河之战是明清战争中一次微不足道的小接触,但它给了明军深刻的教训。此后,即使是像袁崇焕这样的著名将军,也只能用坚城大炮作为对抗清军的唯一法宝,并作为传统保留下来。明军的野战能力从未超越过清军。知道明朝死亡十多年后,郑成功围攻南京,重创镇江大捷八旗精英,给明军带来恶灵。
关宁铁骑和清骑兵的第一次野战决斗是什么时候?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