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了《内》、以“难”理论为指导,对其病机、治则、方剂等进行分析,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写书的初衷,成为后世医生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例如,对于《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出汗、漏水、恶风、排尿困难、四肢急迫、屈伸困难、桂枝加附子汤主”,程解释说:“太阳病,由于出汗,出汗漏水和恶风,阳气不足,由于出汗,阳气不足,皮肤不固体。
《内经》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气化就能出来。排尿困难者,汗液流出,阳气虚弱,无法施化。诸阳之本也是四肢之本。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亡阳而津脱。针经说: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加入桂枝子汤,温经复阳。“在这里,成氏引用的两段《内经》原文,第一段是《素问·灵兰秘典论》,第二段是《针经》,也叫《九卷》,来自《灵枢·决气篇》。
成无己解释仲景之方,也用《内经》、《难经》的理论说明。如其解释桂枝汤时说:“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是。注解四逆汤时云:“内经”说: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说:寒淫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合,是甘辛大热之剂,能散发阴阳之气。在这里,成氏以《素问》中的《生气通天论》为基础、《真要大论》两篇关于四气、五味、阴阳的理论,解释了仲景组方的含义,简洁明了。特别是在解释小青龙汤时,成氏说:“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的辛甘,以发散表邪。如果水停不下来,肾气就干了。《内经》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干姜、细辛、半夏之辛,用水气润肾。
[img]669573[/img]
咳嗽和哮喘会导致肺气逆转。《内经》说:肺要收,急食酸要收。牡丹和五味子的酸可以通过收集气体来安抚肺部。”在这里,成利用《素问·脏气法时论》的经文来说明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饮的机制。
《注解伤寒论》是自己写的吗?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