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是六部尚书之一,又称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品,清代正品。相当于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
明代兵部尚书相当于现任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后勤部长的总称。明清时期,兵部下辖四个部门。当时,还有一个类似参谋部的衙门,负责各地驻军的粮草、军队的调动和军官的任命。
曹魏时置五兵尚书,隋唐时设兵部,成为六部之一,新唐书百官志一:“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有四个:一个是兵部,二个是职方,三个是驾部,四个是库部。”;秦汉时期,尚书是少府的官员,初名尚书台,三国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西魏、北周废尚书省。隋唐后恢复尚书省,高炯任尚书左仆射,成为最高行政首长。此后,尚书省成为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
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被削弱,尚书各司成为闲曹。所谓“兵部无军账”,“一餐归来,一日无事”。明代是二品,清代是一品。明代兵部尚书称自己是军人,既管军政又管战略,威权很大。比如景帝时期的于谦。明朝
王铎的《兵部尚书节环袁公夫人宋行》:“当事知公(袁可立),加上公兵部尚书,赐乘传归。”
兵部尚书:六部尚书之一,别称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