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扬州八怪”,大多数人都知道他们是清朝活跃在扬州的一批画家,而在清朝的江南地区,还有另一批可以与之媲美的画家,那就是“金陵八家”。“金陵八家”这个名字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他们的绘画造诣并不逊色于“扬州八怪”。和扬州八怪一样,他们的绘画风格与当时的正统绘画风格是分离的。他们主要关注五代北方绘画风格和南宋宫殿绘画风格,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绘画风格。
关于金陵八家的最早记载,见方文《范会公小像》、《江东画八家》、《范会公》、《金陵八家》、《江东八家》、《金陵八家》,但这里没有提到其他七个人的名字。
其他七家公司一直有不同的看法:陈卓、吴宏、范琦、邹哲、蔡泽、武丹、高岑、李又李被列为金陵八家公司;龚贤、范琦、邹哲、吴宏、高岑、叶欣、胡造、谢孙被列为金陵八家公司;陈卓、范琦、邹哲、吴宏、高岑、叶欣、胡造、武丹被列为金陵八家公司。尽管八家公司的构成存在争议,但三份文件都将八家公司的提名来源指向了周亮工。
字中立,号晚纯痴老人。长期居住在南京的北京人。他擅长画绿色山水,喜欢做绿色设色,兼职花鸟,人物。山水画工细镇密,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入微,色彩优美典雅,令人心旷神怡。花鸟画设色艳丽。清代秦祖永的《桐荫论画》记载:陈中立卓,笔墨工细,花草人物,都很擅长。他看到了一丝毫的尖端,成千上万的山丘和峡谷。他有宋人的精度,珍惜无元人的灵秀。他的病和刘叔宪一样。如果能在毫尖上仔细领取,为什么要先和古人一起标记,然后永久垂下来?
[img]669658[/img]
字半千,字野遗,柴公人,半亩,江苏昆山人。他早年遭遇明末战争,在外流浪。晚年,他隐居在南京清凉山,卖画徒,过着艰苦的生活。他的山水大师董源、二米、吴镇、沈周,但他不盲目抄袭古代,而是注重素描,从大自然中吸收营养。山水多以南京的风景为基础,其山谷布局追求奇而安全的境界,真实而不一般。
字远,竹史,西江外史,出生于江西金溪,后移居南京。大部分画都是基于自然风光和桃花源仙境,构图密集,气势磅礴。画风粗放,无穷无尽,让想象,风景细腻苍郁,充满生活气息。偶尔做竹石,也有墨水淋漓。
[img]669659[/img]
字会公、洽公、江宁人以山水创作为主,间作花卉和人物。他的山水作品一般有两种风格,一种是绿色山水的细路,另一种是水墨山水的简约。他的作品充满了自然的“魅力”。
[img]669660[/img]
字方鲁,江苏省吴县人。他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去金陵旅游。他的画宗是他的父亲。他的风景稳定而古老,富有而简单而优雅的品味。它还有长长的水墨花,勾勒出色彩,渲染出元人王渊的体格。
字威生,浙江杭州人,居江宁。绘画初学者七位和尚,以平实工稳为基础,中年以后崇尚写意,追求精神和境界。他们的画渐渐兴高采烈,晚年越来越天马行空。事实上,这是一个不可避免地进入自由的过程和目的地。善于山水水墨花卉,写意入神。山水有粗细两种面貌,粗笔接近沈周。
世外高人比肩[扬州八怪] :金陵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