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官制的中枢官制是什么?分别做什么?

三公

明朝中枢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师、少保)是皇帝的辅助官,地位崇高,但无定员、无专责,实际上是虚衔。中期以后,他成了大臣加官或者送官(生而为加,死而为礼)。万历时期,张居正是太师,有实权,这是一个特例。

中书省

明代初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明代中书省是明初(公元1368年至公元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的行政中心。丞相是明朝中书省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中书令 [2]
。1380年(洪武十三年),胡卫庸案发生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只有中书舍人。

内阁

明朝内阁首先为明成祖建立。即使是明朝1402年(建文四年)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的皇帝咨政机构,之后权力逐渐增强,后来形成了明朝的行政中心。内阁辅臣的人数从一人到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外出工作,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有顾问身份,皇帝有权做出最终决定,而大学士很少有机会参加决定。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都因为太子经师的恩情而累积到太子三孤身份,地位越来越受到尊重。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都咨询了大学士杨士奇的意见。虽然官部尚书简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在召见时能够参与各部事宜,但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亲自接见。从那时起,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到明朝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掌管内阁,地位突然成为真正的宰相,也能压制六部。

[img]669958[/img]

六部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杀左丞相胡唯庸,罢中书省,废丞相,分中书省之权归六部,六部直接秉承皇帝的意愿办事。初置四辅官,以春、夏、秋、冬为名,很快就被废除了。洪武十五年,模仿宋代制度,设殿阁大学士,当时以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等大学士为名,后称为“内阁”。成立之初,大学士职掌“侍左右,备顾问”,秩为正五品。成祖时,大学士开始参加机务,仁宗时,阁臣之权逐渐沉重。到世宗嘉靖时,将华盖殿改为中极殿,金身殿为建极殿,大臣之阁的衔接随之变化。大学士班列在六部尚书之上,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首席大学士称之为“首辅”,权力极大。

明朝有六个中枢。官方部门有一个尚书(正二品),一个左右侍郎(正三品),四个清官司(文选、验封、稽勋、考功)。每个部门有一个医生(正五品),一个外郎(从五品),一个主事(正六品)等官员。官员的职权特重,是六部之首。户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一人,下设十三清官司(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河南、山西、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还有一些户部直辖机构,如宝钞提举司、广盈库、军储仓等。礼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一人,下设四个清官司(仪制、祭祀、主客、精膳),各司有郎中、外郎、主事等官。另管铸印局等。兵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一人,下设四个清官司(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各司有郎中、外郎、主事等官。另辖会文馆等机构。刑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一人,下设十三清官司(分公司同户部)。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员。工部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一人,下设四个清官司(营修、虞衡、都水、屯田),各司有郎中、外郎、主事等官员。另辖宝源局、军器局等机构。

老都南京也有六个部门,叫南六个部门,还有一套职官,但是不全置,职权远不如北京六个部门。一般是安置地位崇高的退休大臣的地方。

[img]669959[/img]

都察院

洪武十三年,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更置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与右都御史同正。左右都御史,正三品。左右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110人,正七品。都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查纠内外百司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草、巡关、省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明朝检察权很高,监察御史等级不高,但外出检查时权力很大。

通政使司

洪武十年置通政使司。“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为名。“通政使,“掌内外章疏敷封驳”,正三品。左右通政,抄黄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正五品。内外奏疏,必须由通政司达到,径自封进者可参驳。朝会不时引奏臣民言事,机密入奏。如果有错误,会请。“凡议大政、大狱、会议推文武大臣,必须参与。通政使是明朝的“大九卿”之一。

大理寺

大理卿掌大理寺,正三品。左右少卿,正四品。左右寺成,正五品。大理卿掌“审判,平反刑狱政令”。左右寺分为京畿道和十三布政司的刑名。大理寺与刑事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将审理重大案件。大理卿与六部尚书、左都御史、通政使合称“大九卿”。

翰林院

翰林学院相当于现在的国立大学和干部学院。翰林学士(正五品)掌翰林学院。还有两个侍读学士和两个侍讲学士,从五个产品开始。侍读和侍讲两个人,正六个产品。殿试点中状元,授修(从六个产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掌制高、史册、文翰、讲经史、修国史等。

国子监

掌教育。祭酒掌国子监,从四品。副手司业,正六品。还有五经博士、助教、学正等官。有五个大厅(绳子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籍厅、掌菜厅)、六堂(坦率、修道、真诚、正义、崇志、广业)。迁都北京后,南京仍设国子监,称为“南监”,北京称为“北监”。

六科

也就是官、户、礼、兵、刑、工。掌侍从、劝诫、补阙、捡遗、检察六百司。有的给事中的一个人,左右给事中的一个人,给事中的中等官。

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缩写,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璐寺。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中国最高的上诉机关。它与都察院和刑事部门组成了三个法律部门。
太常寺:主管祭祀。光禄寺:主管宴会。太仆寺:管马。红鹿寺:管招待外宾。

[img]669960.jpg' />X

詹事府

詹事府是一个负责协助王子的组织,三品詹事一人,四品少詹事一人,六品府丞一人。詹事府设有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太医院

太医院管理宫廷和贵族的诊断和制药,设立五品院使一人,六品院判两人,八品御医四人,九品官目若干人。


明朝官制的中枢官制是什么?分别做什么?明朝官制的中枢官制是什么?分别做什么?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