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咸丰帝生前安排的人事布局,为什么只维持48天就被奕欣等人推翻?

中国封建社会不仅是君主至上的社会制度,也是男尊女卑的不平等社会。中国历史上有近500位皇帝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但只有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则天。然而,虽然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以男性为主导的,但并不缺乏女性政治人物,包括掌管国家最高权力的人。

这些不让胡须的女人通常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皇太后,其中慈禧太后绝对是最“淋漓尽致”的女人。慈禧太后能够在清朝脱颖而出,防止外戚和女性干政最严格,这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起点是一个看似细致却充满漏洞的遗诏。

[img]669117[/img]

图1 慈禧(1835-1908年)

这一遗诏是咸丰皇帝临终前留下的托孤遗诏,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 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将来(咸丰皇帝死后)继承皇位;

2. 命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和尚书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史称“八大臣”)“赞襄一切政务”。

这一切似乎都很清楚,父死子承,八大臣辅毕幼主(载淳当时只有六岁)。

但是,这个遗诏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看似不重要但极其重要的漏洞,那就是遗诏不是皇帝自己写的,而是军机大臣写的(作者很可能是咸丰皇帝老师杜受田的儿子杜翰)。当时的情况是,咸丰皇帝病入膏肓,决定立遗嘱。为了证明遗嘱的有效性,热河宫的咸丰皇帝召集了他周围所有的主要大臣见证他的最后遗言和人事安排。但由于身体健康,不能亲自写,所以“退而求其次”,由皇帝口述大臣写,然后由皇帝阅读盖上皇家印章,也有法律效益。

正是这个看似“无所谓”的代笔,最终成为八大臣被易欣等人攻击的关键之一。原因是咸丰皇帝孤独的时候,北京的近枝王公和主要大臣都不知道。遗诏涉嫌八大臣蒙蔽威胁大行皇帝!政治斗争,成王败寇,成功人士可以如此自信地颠倒黑白!

图2 奕欣晚年照

让我们继续谈谈圣旨。咸丰皇帝没有立即死亡。躺在病床上,他很快做出了另一个决定。决定是什么?在八位大臣“赞扬所有政府事务”期间,所有的圣旨都由军事机械办公室制定。起草的圣旨必须在生效前加盖“同道堂”印章和“皇家奖励”印章。这两个印章的实际经理是两宫皇后。

为什么咸丰皇帝又这么想了?

咸丰皇帝一生动荡。虽然他雄心勃勃,但最终未能挽回清朝的颓废趋势。而且每况愈下,内忧外患层出不穷,于是郁郁寡欢。咸丰皇帝知道,虽然他唯一的小儿子继承了皇帝的地位,但他的处境并不困难。而目前最艰险的不是外患,而是“内忧”,指的是朝廷各方的势力。咸丰皇帝很担心。他担心苏顺和其他人在他活着的时候会忠诚,但他的儿子还小,他的权力必然会落后。苏顺的权力一旦成为鳌拜的第二名怎么办?他想到了“盖章生效”的举动,旨在通过皇太后约束八位大臣。同时,为了避免母后专权,通过八位大臣限制皇太后,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然而,相互限制的另一个层面意味着双方矛盾的加剧。中国封建社会权力“食物链”之间的生存斗争规律是,顶端越多,基本规律很快就会再次实现。

图3 1860年10月13日,咸丰皇帝《伦敦新闻画报》

咸丰皇帝自觉安排得当,终于死了。不幸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多方权衡考虑的人事安排。看似聪明,其实是臭棋。

咸丰皇帝一闭眼遗诏,就立即宣布了世界,顾命八大臣开始正式上岗“赞襄一切政务”。这一命令一发布,首先不满的是此时留守北京的近枝宗室权贵,其中最具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是恭亲王奕欣。易欣的能力是宗室皇室中首屈一指的,也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道光老皇帝遗诏中亲封的亲王。与此同时,如果不是易欣多方调解,清朝的老窝就得让洋鬼子端上来。说大了,这是保住祖先基业的功劳。@ 不应将奕欣排除在托孤大名单之外,即核心政治圈。当时朝野上下为奕欣鸣不平的人并不少,这支力量在未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img]669118[/img]

图4 孝静成为皇后(1812-1855年)

话说回来,为什么咸丰皇帝故意把弟弟们排除在核心政治圈之外?咸丰皇帝不知道弟弟易欣的能力吗?事实上,恰恰相反,咸丰皇帝太了解弟弟奕欣的能力了,奕欣不仅能力超群,而且胆大妄为。咸丰五年来,作为首席军用飞机大臣,易欣利用咸丰皇帝含糊的机会,以皇帝的名义给生母起了皇太后的名字。咸丰皇帝怎么能放心挑战皇权呢?一想到托孤奕欣,马上就觉得像芒在背,万一奕欣是第二个多尔根呢?@ 咸丰皇帝必须把奕欣排除在外,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当他身患绝症并流亡时,他只能在遗诏中写一篇关于他背后的事情的文章。此时,当他精力充沛时,他无法完全抑制和控制易欣。

既然压不住,就得露头。一直被皇兄压制的易欣,怎么会放弃呢?咸丰皇帝活着的时候,易欣得隐藏自己的光芒。咸丰皇帝死后,易欣积累了很多头发。

据说咸丰皇帝看似多方限制的人事安排,其实是把朝野力量分成多股,而这些力量之间有很多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咸丰皇帝的影响力逐渐淡化,敢于挑战甚至质疑咸丰皇帝人事安排的人开始准备搬家。与此同时,各方力量对权力控制的欲望逐渐深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必然会迅速扩大。这样的恶果,就是各方力量的斗争,也就是常说的“政变”!

图5 热河省,简称热,省会承德市

说实话,当时很多朝野的人都预示着咸丰皇帝的“如意算盘”根本维持不了多久,其实也是如此。咸丰皇帝前脚一闭上眼睛,后脚八大臣就开始和两宫太后闹别扭,甚至公开吵架,吓得小皇帝尿裤子。另一方面,北京留守官员也开始立即采取行动。易欣主动向大行皇帝宫子祭拜,听取热河虚实,借此机会了解八大臣和两宫太后的情况。一切看似平凡的行为,其实都是不平凡的举动。可以想象,咸丰皇帝期望的平衡根本无法维持!

虽然人们早就预测,目前的政治结构将不可避免地被打破,但应该没有多少人能预测速度。咸丰皇帝的人事布局持续了多久?48天!也就是说,从咸丰皇帝去世和八位大臣的辅助政治开始,48天后,八位大臣被命名为反动团伙,两宫太后和奕欣共同彻底摧毁了他们。真是雷霆万钧!我想知道咸丰皇帝在泉下会有什么感觉?

[img]669119[/img]

图6 童年时期同治皇帝

经过这次“干净利落”的政变,咸丰皇帝遗嘱中的政治人事结构被彻底摧毁,取而代之的是两宫皇后听政、恭亲王奕欣议政的联合执政模式。小皇帝的年号“同治”有很大的意义。

然而,令太多人惊讶的是,这种“同治”的统治模式并没有再次被打破。这一次,易欣被踢出了决策层,这是另一场政变。这一政变标志着清朝开启了女性统治模式,女性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


咸丰帝生前安排的人事布局,为什么只维持48天就被奕欣等人推翻?咸丰帝生前安排的人事布局,为什么只维持48天就被奕欣等人推翻?

,

  • 清慈禧太后守寡数十年 为什么会有无数的绯闻?
  •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她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术界,大多数人都同情慈禧太后;在互联网上,大多数人都批评慈禧...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